摘要:實驗研究了不同pH、溫度、Mg2+投量和沉降時間下,鎂鹽、爐渣、鎂鹽+爐渣3種處理對模擬和實際印染廢水的脫色效果。結果表明,在pH為11~11.5、沉降30 min、30℃及Mg2+投加量為500~600 mg/L的最優脫色條件下,3種處理對艷紅FXC模擬廢水的最大脫色率分別為98.41%、98.43%和99.37%,對實際印染廢水的最大脫色率分別為90.18%、89.63%和93.33%,其中,鎂鹽+爐渣脫色效果最好,這可能與爐渣吸附和起到協同增強Mg(OH)2沉淀效果的作用有關。對水樣的液相色譜初步檢測分析表明,實際廢水脫色處理前后染色基團峰高和種類發生了變化。該研究對鹽田富鎂鹵水和爐渣等廢物的資源化開發有重要參考價值。
印染廢水成分復雜,色度高,難處理。研究發現,鎂鹽對印染廢水脫色效果較好,一方面是因為堿性條件下鎂鹽生成帶正電荷的Mg(OH)2能強烈吸附帶負電陰離子染料(對陽離子染料脫色效果不明顯);另一方面,鎂鹽的加入能增加廢水的離子強度,壓縮雙電層,使膠體脫穩沉淀。鎂鹽脫色效果與PH、沉淀時間、溫度等因素有關,其中PH對脫色影響較大,一般需要PH在11以上。
除此之外,鎂鹽脫色還與Mg(OH)2沉淀的固液分離效果有關,Mg(OH)2吸附染料飽和后,放置時間不宜太久,否則會發生解吸影響脫色效果。有些研究還將鎂鹽與亞鐵、鋁鹽等絮凝劑混合使用,如程國斌等發現,石灰乳作為堿化劑對鎂鹽脫色具有明顯的協同作用,脫色率可達92.4%。該研究可用于開發鹽田富鎂苦鹵(含Mg2約50g/L)作為脫色劑,既可實現印染廢水低成本脫色,還能為鹽田苦鹵的資源化提供可行途徑,對紡織業和鹽業發達的濱州市具有重要意義。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爐渣是鍋爐、爐窯煤炭燃燒后排出的固體廢物,含殘炭達10%~30%,具有類似活性炭的多孔結構,對廢水中各類染料起到吸附脫色作用;另外,爐渣在中性水浸泡35~65min后,能溶出CaO和AL2O3等多種堿性氧化物,如鋁能溶出22.5~53mg/L,并在堿性條件下形成Al(OH)3起到過濾、中和及絮凝脫色作用。
有些學者利用爐渣單獨或與其他助凝劑聯合處理印染廢水,如夏新華等發現微電解/爐灰渣脫色率可達96%;王益民、張振聲等和黃群賢等利用改性爐渣、鐵屑-爐渣-粉煤灰、鋼渣處理印染廢水。脫色率分別為90.8%、97%和58.3%;復合混凝劑也被應用于印染廢水的脫色研究。
詳情請點擊下載附件:鎂鹽和爐渣脫色處理印染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