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的日益匱乏與水污染的不斷加劇已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
河流、湖泊等地表水體是排放各種污水的匯集地,由于人類活動的加劇,污水排入增多,河湖的稀釋凈化作用已大為削弱,超出了河湖的自凈界限,因而使污染物沉積在水中,造成河湖黑臭和水體富營養化。
一、河湖污染現狀
(1)河流污染現狀
目前我國十大流域都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2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和西南諸河等十大流域的國控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為68.9%、20.9%和10.2%,如圖2所示。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供稿:北京市水處理環保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具體請點擊下載附件:河湖水污染治理生態修復關鍵技術1、河湖水污染治理生態修復關鍵技術2、河湖水污染治理生態修復關鍵技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