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概述了物化法處理垃圾滲濾液中氨氮的研究現狀和最新進展,對吹脫法、化學沉淀法、吸附法、電化學氧化法、超聲氣浮法、反滲透法、催化濕式氧化法、乳狀液膜法等物化法去除氨氮進行了綜述,并展望了物化法處理垃圾滲濾液中氨氮今后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垃圾滲濾液,氨氮,物化法
垃圾滲濾液中氨氮的質量濃度達到幾百到幾千mg/L。由于高質量濃度的氨氮對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的抑制作用,還會造成滲濾液的碳氮比過低,營養比例失調,不利于生化處理,因此滲濾液進行生物處理前必須進行脫氮。
目前國內外關于垃圾滲濾液中氨氮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回灌法、生物法和物化法3大類。筆者對吹脫法、化學沉淀法、電化學氧化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催化濕式氧化法、乳狀液膜法等物化法進行了綜述。責任編輯:王士忠1吹脫法吹脫法是在堿性條件下,向垃圾滲濾液中鼓入空氣使NH4+轉化為NH3釋放出來。氨吹脫的主要形式有曝氣池、吹脫塔和精餾塔。各種吹脫裝置的特性比較見表1。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王軍等對武漢流芳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用吹脫池進行曝氣氨吹脫,用石灰調節pH值至12以上,氣液體積比為3 000時,經4 h吹脫,ρ(氨氮)由1 075.88 mg/L降至186.21 mg/L,經7 h吹脫后,ρ(氨氮)降至28.17 mg/L,且在吹脫的前4 h,氨氮去除率較高。盧平[4]等采用鼓風曝氣法進行吹脫,將吹脫條件控制在pH=9.5,吹脫時間為12 h,可使ρ(氨氮)由1 400 mg/L降至530 mg/L,且隨吹脫時間的延長,出水p H 值降至8. 7 ,有利于后續生化系統的運行。王宗平等對穿孔管曝氣、表面曝氣和射流曝氣3 種曝氣方式進行研究后發現, 射流曝氣具有較強的傳質能力及切割攪拌作用,效果最好。
吳方同等在25 ℃,p H 值為10. 5~11. 0 ,氣液體積比為2 900~3 600 的條件下,采用規整填料塔對滲濾液進行吹脫,氨吹脫效率達95 %以上,且隨氣液體積比的升高,吹脫效率不斷提高,但當氣液體積比達4 000 以上時,氨的吹脫效率又開始變緩。夏素蘭 等采用內裝鮑爾環填料的逆流吹脫塔,在p H = 9. 2 時對滲濾液進行吹脫,表明當噴淋密度一定時,液氣體積比減小有利于氨吹脫;液氣體積比一定時,噴淋密度減小有利于吹脫。在吹脫工藝中,p H 值、水溫、氣液體積比、水力負荷、塔高和填料布置都是影響運行的主要因素。吹脫塔一般采用逆流塔,塔高一般5~10 m ,p H 值為10. 5~11. 5 ,采用石灰調節p H 值的成本低于使用燒堿調節p H 值的成本(但使用石灰易產生吹脫塔內結垢問題) ,水力負荷為24. 7~7. 2 m3 / (m2 •h) ,氣液體積比為2 000 ~ 5 500 , 氨氮去除率為80 %~90 %。但對于年平均氣溫較低的地區,存在低溫條件下吹脫無法正常運行和冬季吹脫塔結冰的問題,吹脫法應用受到限制。因此,開發新型高效吹脫裝置,提高吹脫效率,降低成本,并對脫氨尾氣進行妥善處理,防止吹脫時的二次污染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滲濾液經吹脫后可去除大部分氨氮,改善碳氮比。但通過吹脫使氨氮達到排放標準,費用很高。所以較經濟的辦法是先通過吹脫法去除大部分氨氮,再進行生物處理。(河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詳情請點擊下載附件:物化法去除垃圾滲濾液中的液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