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處理工藝現狀
目前國內已建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無論處理規模大小,絕大多數都在使用傳統生物處理工藝:A2O、SBR、氧化溝或者這些生物工藝的改良工藝。雖然目前傳統工藝基本上能夠滿足國家相關排放標準的要求,但筆者認為隨著水務市場的競爭激烈化和土地資源的緊缺化,傳統工藝過大的占地面積、過長的施工建設期、臃腫的運營機構、過高的投資額及對水質水量波動較差的適應性,已使其日益遠離我國盡快改善水環境的要求。
2、微波水處理技術簡介
微波水處理技術經過簡單的預處理后,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在敏化劑與微波的共同作用下,發生劇烈催化、物化反應,轉化成不可溶物質或氣體從水中分離出來。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子鏈在微波催化的作用下斷開,被分解為小分子并與敏化劑結合生成速沉絮體被去除;金屬離子直接與敏化劑結合生成速沉絮體沉淀;氨氮轉化為氨氣逸出,濃度超出標準時,可用后續的吸收裝置吸收去除;水中磷轉化為不可溶磷酸鹽沉淀去除。
3、微波水處理技術的優勢
與傳統工藝相比,微波水處理工藝的主要特點如下:
(1)投資額低:由于涉及商業機密,不便過多透露信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傳統工藝以怎樣低的投資額報價競標任何規模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微波工藝都可以報出比傳統工藝至少低10%的價格。
(2)建設工期短:由于該工藝目前已經完全設備化,新建污水廠基本不需要土建動工,只需要蓋一個能夠遮雨的棚子即可,微波處理設備即裝即用,6萬噸的污水處理廠2-3個月即可安裝試運行完畢,基本沒有施工風險。能夠滿足應屆政府各部門對水污染治理效果立竿見影的期望。
(3)運行成本低:微波處理工藝的噸水運營成本在0.5-0.65元/噸的范圍內。該成本為運營成本,包括:電費、藥劑費、人工費、污泥處置費、設備年維修及大修費、固定資產折舊。后文將以6萬噸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實例來具體說明其運營成本明細。
(4)運營人員少:微波法處理系統操作簡單,所需操作人員較少。6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需管理人員2名,化驗員2名,操作人員8名,維修人員5名,共需工作人員17名。筆者認為單就這一點就值得將該工藝大范圍推廣應用,將勞動者的雙手解放出來,才符合技術革新和產業革命真正的本質。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5)占地面積小:2400m3/d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工程,用傳統方法需占地約2000 m2;如果使用微波工藝,占地面積不到300m2,其中微波水處理設備占地僅64 m2;大約是傳統工藝占地面積的1/6。
(6)抗沖擊能力強:微波水處理工藝受進水質、水量變化的影響不大,只需調整工藝參數即可;目前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日常運營時遇到的水質超標、水量超額時不能正常運行的風險將不再成為問題。
(7)固液分離快:該工藝特有的敏化劑,能夠使微波反應后生成的大量絮體迅速沉淀并與水分離。所以該工藝后續處理的停留時間也較短,沉淀構筑物占地面積相應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