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來源
醬油廢水是一種有機物含量較高的食品發酵廢水。其成分主要為糧食殘留物如碎豆屑、麩皮、面粉、糖分、醬油、發酵殘渣、各種微生物及微生物分泌的酶和代謝產物、醬油色素、微量洗滌劑、消毒劑和少量鹽分等,色度較高,廢水處理具有一定的難度。
2、醬油廢水特點
廢水常含有多種有機物質,色度深,難于降解,且水質水量波動較大高鹽、高色度等特點,醬油色素是醬油廢水中最難去除的部分,醬油色素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醬油發酵過程中由于糖氨反應(美拉德反應)形成的黑色;其次是由于產品調配時人工加入的焦糖色素。上述兩類物質均是結構極其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食鹽是醬油生產的主要原料之一,醬油廢水中的醬油罐沖洗水、濾布沖洗水等是高鹽污水。污染物成分不穩定。有些醬油生產企業產品種類復雜,通常包括生抽醬油、老抽醬油、紅醋、辣椒醬、蒜蓉醬、食醋、耗油、腐乳等釀造產品,這使廢水成分更復雜。
3、處理方法
3.1、吸附法是對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廢水處理中的吸附處理法,主要是指利用固體吸附劑的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性能,去除廢水中多種污染物的過程,處理對象為劇毒物質和生物難降解污染物。吸附法可分為物理吸附、化學吸附和離子交換吸附三種類型。
3.2、滲析法
把鹽和糖的混合液放在穿孔杯內,并不斷地更換燒杯里的清水,就能把穿孔杯中混合液內的食鹽基本上都分離出來,使混合液中的糖和鹽得到分離。這種方法叫滲析法。。半透膜的滲析作用有三種類型:①依靠薄膜中“孔道”的大,小分離大小不同的分子或粒子;依靠薄膜的離子結構分離性質不同的離子,例如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做成的薄膜可以透過陽離子,叫陽離子交換膜,用陰離子樹脂做成的薄膜可以透過陰離子,叫陰離子交換膜。
3.3、水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無分子氧的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各種復雜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在厭氧生物處理的過程中,復雜的有機化合物被分解,轉化為簡單、穩定的化合物,同時釋放能量。其中,大部分的能量以甲烷的形式出現,這是一種可燃氣體,可回收利用。
3.4、水解酸化主要用于有機物濃度較高、SS較高的污水處理工藝,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工藝。如果后級接入UASB工藝,可以大大提高UASB的容積負荷,提高去除效率。水中有機物為復雜結構時,水解酸化菌利用H2O電離的H+和-OH將有機物分子中的C-C打開,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將長鏈水解為短鏈、支鏈成直鏈、環狀結構成直鏈或支鏈,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4、二級厭氧—SBR工藝
工藝流程
廢水首先在沉淀池去除殘渣和顆粒較大的懸浮物然后進入厭氧反應池進行厭氧消化,停留時間為1d左右,厭氧池內加設彈性立體填料,增加處理效果,經過厭氧發酵后,既能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能,又可以去除廢水中約30%~40%左右的有機物質,再進入SBR反應池進行好氧處理,SBR反應池中剩余的少量污泥回流至厭氧反應池,處理水達標排放。
厭氧池特點
醬油廢水經厭氧反應具有以下的特點:1)大分子的固體物質降解為小分子固體物質,不溶性物質降為溶解性物質。由于顆粒物為厭氧分解增加了整個系統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濃度,經厭氧反應后,BOD5ΠCODcr值由原來的進水時0.4提高到0.5~0.6左右,使后續好氧生化反應更加容易處理。2)厭氧池不需加溫、不需攪拌,池內裝有彈性立體填料,能增加厭氧微生物和水中有機物的接觸時間和接觸面積,處理的效果較好,降低了整個系統的運行費用。3)厭氧池埋設在地下,造價大為降低。4)厭氧池產生的污泥較少。5)采用厭氧法不需投加任何營養元素。6)厭氧處理耐沖擊負荷,運行較為穩定。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SBR池特點
SBR反應池集調節、初沉、生物降解、沉淀和排水等功能于一體的污水生化處理反應器。主要由5道工序所組成(充水期、反應期、沉淀期、排水期和閑置期),這5道工序均在同一反應器中實現。設計的SBR反應池一座兩格,每格反應池的運行周期為12.0h,其中充水期為4.0h,可以起到調節池的功能,又能起到預曝氣的作用,使污泥先進行再生恢復其活性;反應期為6.0h,也可以根據需要適當縮短或者延長曝氣的時間,反應期結束時應進行短暫的微量曝氣,用以吹脫污泥上附著的氣泡。采用相應縮短和延長曝氣時間,相應增加和減少閑置期的方式靈活調節運行,使處理效果和節能的統一趨于完善。在沉淀結束,出水排放前,對處理水進行檢測,最后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