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察了不同微電解方式對含高濃度陰離子表面活性劑(AS)廢水的預處理效果,結果表明,在鐵炭填料分別為F3(鐵屑,規格3 mmx10mm)、C3(活性炭,規格D 2minX3 mm),進水pH為3.5,停留時間為30min的相同條件下,當m(F3):m(C3):2:1時,二元微電解法對廢水AS及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51.32% 、48.9% ;當m(F3):m(Cu):re(C3):60:60:40時,三元微電解法對廢水AS及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54.14% 、49.0%。從處理效果和實際工程應用綜合考慮.選用二元微電解法預處理該廢水。
關鍵詞:微電解;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廢水處理
由于具有良好的洗滌、潤濕、乳化及增溶等特性,表面活性劑幾乎在所有的工業領域都有應用。目前國內外生產的表面活性劑多屬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Anionic Surfactants.AS)。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可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并造成嚴重的生態危害。因此,對含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已成為當前水處理中極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處理含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廢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學法、生物法及聯合處理法,其中物理化學法包括近幾年興起的微電解法 微電解法基于金屬腐蝕溶解的電化學原理,依靠在廢水中形成微電池的電極反應,廢水中的污染物便會發生諸如催化氧化分解、混凝、吸附、絡合及置換等反應,使廢水中的污染物迅速被去除。目前對采用微電解法處理含直鏈烷基苯磺酸鈉類表面活性劑廢水的研究較多,但對將其用于含萘磺酸鹽類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的研究鮮有報道。李亞峰等對采用微電解一混凝沉淀法處理高濃度直鏈烷基苯磺酸鈉(LAS)廢水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COD去除率>90% ,LAS去除率達97% 。出水中的LAS、COD和pH均達到排放標準。郭玉鳳等對以三維電極電解法處理含LAS廢水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當極間距為2 cm、槽壓為8 V、電解時間為40 min時,其對LAS、COD、TOC的去除率分別在94.5%、66.2%和58.7%以上。筆者考察了不同微電解方式對含萘磺酸鹽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廢水的預處理效果.以確定最佳微電解方式,為相關的試驗研究提供參考。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來源:工業水處理
具體內容請下載附件:微電解法預處理高濃度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