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廢水的來源一般為鍍件清洗水、廢電鍍液、等其他金屬表面處理廢水。該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類危害極大。因此,對電鍍廢水必須認真進行回收處理,做到消除或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
電鍍行業污水排放標準主要執行的是《GB21900-2008》其主要針對現有企新建(含現有)企業、環境脆弱地區企業分為兩類,其具體標準如下表2、表3。
- 新建電鍍企業執行的電鍍行業污水排放標準
表2
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 |
|||
序號 |
污染物 |
排放濃度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 |
1 |
總 鉻(mg/L) |
1.0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2 |
六價鉻(mg/L) |
0.2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3 |
總 鎳(mg/L) |
0.5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4 |
總 鎘(mg/L) |
0.05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5 |
總 銀(mg/L) |
0.3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6 |
總 鉛(mg/L) |
0.2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7 |
總 汞(mg/L) |
0.01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8 |
總 銅(mg/L) |
0.5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9 |
總 鋅(mg/L) |
1.5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0 |
總 鐵(mg/L) |
3.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1 |
總 鋁(mg/L) |
3.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2 |
pH 值 |
6~9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3 |
懸浮物(mg/L) |
5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4 |
化學需氧量(CODCr,mg/L) |
8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5 |
氨 氮(mg/L) |
15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6 |
總 氮(mg/L) |
2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7 |
總 磷(mg/L) |
1.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8 |
石油類(mg/L) |
3.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9 |
氟化物(mg/L) |
1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20 |
總氰化物(以CN-計,mg/L) |
0.3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單位產品基準排水量(L/m2鍍件鍍層)多層鍍 500 排水量計量位置與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一致 |
|||
- 環境脆弱地區企業執行的電鍍行業污水排放標準
對環境脆弱地區企業執行的電鍍行業污水排放標準,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在國土開發密度已經較高、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或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容易發生嚴重環境污染問題而需要采取特別保護措施的地區,應嚴格控制設施的污染物排放行為,在上述地區的設施執行表3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先進控制技術限值。執行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制的地域范圍、時間,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
表3
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
|||
序號 |
污染物 |
排放濃度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 |
1 |
總 鉻(mg/L) |
1.0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2 |
六價鉻(mg/L) |
0.2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3 |
總 鎳(mg/L) |
0.5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4 |
總 鎘(mg/L) |
0.05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5 |
總 銀(mg/L) |
0.3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6 |
總 鉛(mg/L) |
0.2 |
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 |
7 |
總 汞(mg/L) |
0.01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8 |
總 銅(mg/L) |
0.5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9 |
總 鋅(mg/L) |
1.5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0 |
總 鐵(mg/L) |
3.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1 |
總 鋁(mg/L) |
3.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2 |
pH 值 |
6~9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3 |
懸浮物(mg/L) |
5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4 |
化學需氧量(CODCr,mg/L) |
8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5 |
氨 氮(mg/L) |
15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6 |
總 氮(mg/L) |
2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7 |
總 磷(mg/L) |
1.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8 |
石油類(mg/L) |
3.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19 |
氟化物(mg/L) |
10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20 |
總氰化物(以CN-計,mg/L) |
0.3 |
企業廢水總排放口 |
單位產品基準排水量(L/m2鍍件鍍層)多層鍍 250 排水量計量位置與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一致 |
綜上所述,在任何情況下,我們企業都應遵守本標準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證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只有這樣我們企業在生產時才能更好地保護好我們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