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2.01
申請日:2023.11.01
分類號:G01N1/14(2006.01)I;G01N1/16(2006.01)I;G01N33/18(2006.01)I;F16M11/42(2006.01)I
摘要
本發明屬于廢水監測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包括取樣單元,取樣單元對工業廢水進行取樣工作;取樣單元包括取樣設備,所述取樣設備包括移動架,所述移動架安裝在污水池頂部,且所述移動架上滑動安裝有移動箱;所述移動箱內一側安裝有繞卷模塊,且所述繞卷模塊中繞卷有取樣管;所述移動箱內安裝有工業泵,且所述取樣管靠近中間部位安裝于所述工業泵內;通過取樣設備,對污水池內的工業廢水設立不同取樣點,并且以不同深度進行取樣,實現對工業廢水的取樣,從而提高工業廢水取樣質量,提高后續工業廢水監測數據的精確程度,進而提高對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的效果。
權利要求書
1.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包括取樣單元,取樣單元對工業廢水進行取樣工作;取樣單元包括取樣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設備包括:移動架(1),所述移動架(1)安裝在污水池頂部,且所述移動架(1)上滑動安裝有移動箱(11);所述移動箱(11)內安裝有繞卷模塊(12),且所述繞卷模塊(12)中繞卷有取樣管(13);所述移動箱(11)一側安裝有工業泵(14),且所述取樣管(13)靠近中間部位安裝于所述工業泵(14)內;夾板(15),所述夾板(15)固定安裝于所述取樣管(13)靠近污水池的一端,且所述夾板(15)數量為二;兩個所述夾板(15)相互鉸接,且兩個所述夾板(15)相互夾持實現將所述取樣管(13)的端口密封;所述夾板(15)遠離所述取樣管(13)端口的部位安裝有拉繩(16),且所述移動箱(11)內安裝有提拉裝置(2),所述提拉裝置(2)與拉繩(16)的一端連接;所述夾板(15)為耐腐蝕的金屬材質;所述取樣管(13)靠近污水池的部位為波紋管結構,且所述取樣管(13)中的波紋管部位處于所述工業泵(14)與夾板(15)之間;所述拉繩(16)為耐腐蝕塑料材質;所述提拉裝置(2)包括:滑槽(21),所述滑槽(21)開設于所述移動箱(11)一側,且所述移動箱(11)表面靠近所述滑槽(21)的位置滑動連接有安裝板(22);所述安裝板(22)上轉動連接有收卷軸(23),且所述收卷軸(23)貫穿所述滑槽(21)位于所述繞卷模塊(12)上方,所述收卷軸(23)與安裝板(22)之間設有扭簧;所述移動箱(11)表面位于所述安裝板(22)下方設有伸縮桿(24),且所述伸縮桿(24)的伸縮端與安裝板(22)連接;擠壓塊(25),所述擠壓塊(25)滑動連接于滑槽(21)內,且所述擠壓塊(25)與收卷軸(23)相互契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軸(23)靠近所述安裝板(22)的部位設置有擋板(2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架(1)一端安裝有一號水箱(3),且另一端安裝有二號水箱(31);所述取樣管(13)一端位于所述一號水箱(3)上方,且另一端位于污水池上方;所述二號水箱(31)靠近頂部位置與污水池的清洗管路連通;所述一號水箱(3)和二號水箱(31)底部中的排水口均與污水池的廢水收集管道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號水箱(31)內遠離底部位置安裝有毛刷(32),且所述毛刷(32)為耐腐蝕塑料材質。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架(1)位于所述一號水箱(3)內的部位套設有轉動管(4),且所述移動架(1)靠近所述轉動管(4)的一端安裝有電機(41),所述電機(41)的輸出端與轉動管(4)一端連接;所述轉動管(4)表面均勻設置有置物架(42),所述置物架(42)用于放置取樣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箱(11)底部設置有一號管(43),且所述取樣管(13)與夾板(15)位于所述一號管(43)內;所述一號管(43)上均勻設置有一號槽(44),且所述一號槽(44)開口靠近所述移動箱(1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相鄰所述夾板(15)鉸接處兩側設置有一號桿(45),且所述一號桿(45)貫穿所述一號槽(44);所述一號管(43)靠近所述移動箱(11)的一端為鋸齒狀。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控制系統包括取樣單元、檢測單元、數據采集單元、整合分析單元、預警單元和監控單元;取樣單元包括取樣設備,取樣單元對污水池中的工業廢水進行取樣,并歸類為不同取樣類別的樣品;檢測單元包括檢測儀器,檢測單元對取樣單元中不同的樣品進行分開檢測,并將檢測結果上傳至數據采集單元中;數據采集單元包括采集軟件,數據采集單元將檢測結果歸結為數據的形式,進行云存儲并上傳至整合分析單元中;整合分析單元包括數據庫、對照分析軟件和結果預測軟件,整合分析單元將數據采集單元上傳的數據進行整合、對比、處理結果預測和預警處理,并對檢測過程和預警進行記錄;預警單元包括聯網預警終端,預警單元通過整合分析單元的控制,向工作人員和負責人對工業廢水處理結果進行聯網預警;監控單元包括監控器和監控網絡終端,監控單元對取樣過程及數據流動進行后臺監控和云記錄,并供檢查人員對工業廢水處理過程進行審查。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包括取樣單元,取樣單元對工業廢水進行取樣工作;取樣單元包括取樣設備;所述取樣設備包括:
移動架,所述移動架安裝在污水池頂部,且所述移動架上滑動安裝有移動箱;所述移動箱內安裝有繞卷模塊,且所述繞卷模塊中繞卷有取樣管;所述移動箱一側安裝有工業泵,且所述取樣管靠近中間部位安裝于所述工業泵內;
夾板,所述夾板固定安裝于所述取樣管靠近污水池的一端,且所述夾板數量為二;兩個所述夾板相互鉸接,且兩個所述夾板相互夾持實現將所述取樣管的端口密封;所述夾板遠離所述取樣管端口的部位安裝有拉繩,且所述移動箱內安裝有提拉裝置,所述提拉裝置與拉繩的一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夾板為耐腐蝕的金屬材質;所述取樣管靠近污水池的部位為波紋管結構,且所述取樣管中的波紋管部位處于所述工業泵與夾板之間;所述拉繩為耐腐蝕塑料材質。
優選的,所述提拉裝置包括:
滑槽,所述滑槽開設于所述移動箱一側,且所述移動箱表面靠近所述滑槽的位置滑動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轉動連接有收卷軸,且所述收卷軸貫穿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繞卷模塊上方,所述收卷軸與安裝板之間設有扭簧;所述移動箱表面位于所述安裝板下方設有伸縮桿,且所述伸縮桿的伸縮端與安裝板連接;
擠壓塊,所述擠壓塊滑動連接于滑槽內,且所述擠壓塊與收卷軸相互契合。
優選的,所述收卷軸靠近所述安裝板的部位設置有擋板。
優選的,所述移動架一端安裝有一號水箱,且另一端安裝有二號水箱;所述取樣管一端位于所述一號水箱上方,且另一端位于污水池上方;所述二號水箱靠近頂部位置與污水池的清洗管路連通;所述一號水箱和二號水箱底部中的排水口均與污水池的廢水收集管道連通。
優選的,所述二號水箱內遠離底部位置安裝有毛刷,且所述毛刷為耐腐蝕塑料材質。
優選的,所述移動架位于所述一號水箱內的部位套設有轉動管,且所述移動架靠近所述轉動管的一端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與轉動管一端連接;所述轉動管表面均勻設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用于放置取樣瓶。
優選的,所述移動箱底部設置有一號管,且所述取樣管與夾板位于所述一號管內;所述一號管上均勻設置有一號槽,且所述一號槽開口靠近所述移動箱。
優選的,相鄰所述夾板鉸接處兩側設置有一號桿,且所述一號桿貫穿所述一號槽;所述一號管靠近所述移動箱的一端為鋸齒狀。
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所述監測控制系統包括取樣單元、檢測單元、數據采集單元、整合分析單元、預警單元和監控單元;
取樣單元包括取樣設備,取樣單元對污水池中的工業廢水進行取樣,并歸類為不同取樣類別的樣品;
檢測單元包括檢測儀器,檢測單元對取樣單元中不同的樣品進行分開檢測,并將檢測結果上傳至數據采集單元中;
數據采集單元包括采集軟件,數據采集單元將檢測結果歸結為數據的形式,進行云存儲并上傳至整合分析單元中;
整合分析單元包括數據庫、對照分析軟件和結果預測軟件,整合分析單元將數據采集單元上傳的數據進行整合、對比、處理結果預測和預警處理,并對檢測過程和預警進行記錄;
預警單元包括聯網預警終端,預警單元通過整合分析單元的控制,向工作人員和負責人對工業廢水處理結果進行聯網預警;
監控單元包括監控器和監控網絡終端,監控單元對取樣過程及數據流動進行后臺監控和云記錄,并供檢查人員對工業廢水處理過程進行審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的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通過取樣設備,對污水池內的工業廢水設立不同取樣點,并且以不同深度進行取樣,實現對工業廢水的取樣,從而提高工業廢水取樣質量,提高后續工業廢水監測數據的精確程度,進而提高對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的效果。
2.本發明的一種高濃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系統,在技術人員通過取樣設備對工業廢水進行取樣的過程中,技術人員無需再靠近污水池邊緣進行取樣,避免技術人員經常性的在污水池邊緣走動而發生墜入的危險隱患,保證技術人員取樣過程中的人身安全的同時,通過取樣設備的快速更換取樣點以及利用工業泵收取工業廢水的方式,提高技術人員取樣效率,縮短工業廢水從取樣至檢測所花費的時長,進而縮短對工業廢水零排放監測控制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
(發明人:李天增;袁婧;陳兆林;高宏洲;張鴻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