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12-16 11:46:37 | 信息編號: 7177265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坊市昌樂縣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多向發力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爭做全省美麗河湖建設“排頭兵”。
推動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經濟,生態文化與城鎮融合發展。昌樂縣按照“安全為本、生態綠色、因地制宜、質效并重”的原則,積極探索美麗幸福河湖建設與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等有機結合,實現美麗幸福河湖“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共贏,力求河湖管控帶有序開發,河湖空間帶高效利用,河湖輻射帶全面發展,河湖生態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經濟優勢顯著提升。在高崖水庫大力推行“以魚養水、以魚凈水”項目,已累計投放花鰱、白鰱約100萬尾。《濰坊市供水水源地水質通報》顯示,今年1月以來,高崖水庫水質穩定在Ⅲ類水以上,其中6個月達到Ⅱ類水。“以水養魚、以魚凈水”發揮了鰱魚等濾食性魚類生態平衡作用,做到了生態問題生態措施治理,為“保水源、凈水質、創收益、維生態”目標的達成,提供了河湖效益成功案例。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構建全縣域水系治理“一張圖”,建立條塊結合、各司其職、權責明確、保障有力、權威高效的水生態環境聯合治理協作機制,水利、農業、住建、環保等部門聯合開展水污染防治,今年以來已開展聯合檢查9次,整改水環境問題230余個。建立健全日常調度末位、績效考評末位“雙影響”,不斷壓實屬地政府及縣直相關單位向縱深推進水污染防治,確保以“鐵腳板”發現“真問題”,通過巡查河流水質情況、沿岸居民生活污水是否存在直排河流、雨水管道是否存在異常排水、河道內是否存在養殖等問題,實現日常巡河作為優化河流水生態的有力抓手。全縣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全部配建糞污處理設施,共投入資金1.23億元,建設固體糞污發酵平臺43.33萬平方米,液體糞污存貯容積99.69萬立方米,全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加強河湖長制宣傳推廣,城鄉環境更加生態宜居。積極探索河湖資源利用保護市場化路徑共融模式,依托“昌樂縣喬官鎮河湖創研中心”“小流域綜合治理研究中心”,與省水利技師學院聯合開展河湖治理、水生態修復、智慧化管護等方面技術研究,提升全域美麗幸福河湖管護水平;深入落實河湖問題有獎舉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約監督員和“河湖長+檢察長”“河湖長+生態警長”協作配合機制,與協作配合部門開展河湖聯巡、管護聯促、問題聯解等活動;常態化開展“共建美麗幸福河湖”志愿服務活動,推進實現從“河長上崗、生態變樣”到“全民參與、人人護河”。(大眾網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