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10-22 11:59:33 | 信息編號: 6788069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進入四季度,我市各地掀起生態環境治理新高潮。連日來,高郵、江都、生態科技新城等地紛紛行動,對標找差、攻堅補短,抓好百日攻堅“微環境”整治、劣質水質徹底改變、推動無廢城市建設等行動,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確保高質高效完成全年各項生態環境整改任務。
高郵:開展百日攻堅“微環境”治理
為進一步改善轄區內空氣質量,推動大氣“微環境”整治效能提升,高郵市近期開展百日攻堅“微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一方面加大對主要道路、關鍵支路及路邊附屬設施等的沖洗頻率,確保各類裸露表面無積塵、無浮塵、無揚塵,并對周邊樹木、雜草進行修剪,修復破損路面,徹底清理雜物、垃圾和積塵,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另一方面圍繞施工現場是否封閉管理、是否按要求設置圍擋、是否專人定期灑水作業、工地進出口是否配備車輛沖洗設備、施工現場外圍裸土是否覆蓋等,反復進行摸排,建立工地揚塵管控網格。
此外,當地還定期開展餐飲油煙治理工作,對轄區內重點路段餐飲店排油、排煙等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調研,查看油煙凈化設備的安裝、使用情況,以及是否存在直排風口、凈化設備是否正常使用、是否按時清理等問題,并對不按規定使用油煙凈化設備的店鋪責令整改。
“現在走在路上,明顯感覺道路越來越干凈,空氣越來越清新了!”百日攻堅“微環境”整治成效明顯,贏得當地市民普遍好評。
江都:改善水質,讓灰糞港告別“黑臭水”
“這里的環境正在逐步變好,水開始轉清,水質比以前好多了。”近日,記者走訪江都昔日的環境“老大難”地區——灰糞港,附近居民紛紛反映道。
灰糞港區域位于江都城南,西起芒稻河,上游小區依河而建,由西向東延伸,常住人口超6萬人。整治前,由于周邊排污源頭眾多,地下管渠錯綜復雜,各路污水紛紛下河,灰糞港成了名副其實的“灰糞港”,河水黑臭,市民一度反映強烈。
如今,灰糞港不再是“灰糞港”,從昔日的黑臭水體提升為五類水甚至四類水。原因何在?記者了解到,為徹底改變這一局部水質問題,當地奏響水環境治理控污、美化、管理“三部曲”。首先對灰糞港河道兩岸污水管道進行清淤檢測,對較為嚴重的問題進行整治改造。同時,對沿河多個排口進行溯源摸排,整治混接排口,拆除排口處溢流墻。江都區還在灰糞港城區段栽種水生植物約3000平方米,在解決內源污染的同時,提升河道景觀效果。為保證水環境整治的長久長效,當地還在灰糞港城區段新建實時監控攝像設備,對河道實時監控,安排專業人員對異常出流的排口及時處理并整改。
新城:多措并舉推動無廢城市建設
為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生態科技新城一方面致力于生活源固體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另一方面引導企業廠內循環,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最大程度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
行走在新城,不時遇到清理衛生的物業人員。為加強固廢管理,提升城市環境質量,新城設立城市“大物業”,利用“無人機+大腳板”對全域81公里范圍開展排查,協同開展環境整治、保潔綠化等專業服務,使固廢收儲回收“更可控”。
在生態科技新城杭源塑料廠等企業生產線上,回收來的一次性邊角料經過破碎、熔煉等一系列處理后,變為一粒粒PE(聚乙烯)顆粒從生產線上“吐出”,變成原材料再次出售,通過企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固體廢物減量。
此外,新城還通過引入智能化、綠色化企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更好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目前除引入大批綠色企業外,我們還大力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布局調整,引導傳統優勢產業集聚發展,實現集群集聚效應最大化。”新城相關負責人說。(中國江蘇網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