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7-15 11:55:33 | 信息編號: 6132064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7月8日一大早,三師圖木舒克市自然保護區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來到永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開始當天的巡護工作。永安湖濕地于2018年被評選為“全國最佳生態旅游目的地”,每年接待游客30余萬名。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近年,三師圖木舒克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理念,著力推進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轄區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目前,葉爾羌河中下游濕地省級(兵團)自然保護區主要包括三師前進水庫、小海子水庫、永安湖南庫、永安湖北庫、前海總干渠以及人工濕地,濕地保護區占地面積達66.6萬畝。
三師圖木舒克市加大濕地生態保護修復投入力度,2019年、2020年相繼投入556萬元、2300萬元,實施葉爾羌河中下游濕地省級(兵團)自然保護區勘界立標項目和自然保護區生態建設項目,在自然保護區設置界碑、界樁和標識牌,建設瞭望塔、管護用房等;2023年投入35萬元實施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項目,投入200萬元實施葉爾羌河中下游濕地省級(兵團)自然保護區管護項目,進一步完善濕地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三師圖木舒克市濕地自然保護區建成生態圍欄8公里,擁有高清云臺攝像頭18套,監控攝像頭36個,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控。
三師圖木舒克市為濕地保護區配備管理、巡護、養護人員,建立巡護管理制度,對濕地實現常態化、專業化、精細化管護;在“世界濕地日”“世界環境日”等時間節點,積極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2023年以來,三師圖木舒克市自然保護區管理辦公室共發放宣傳圖冊2850余份,開展現場宣講培訓16次,培訓職工群眾1200余人次,有效提高職工群眾對濕地自然保護區的認知度和資源保護意識。
“如今,三師圖木舒克市濕地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多,昔日干涸的鹽堿地如今風景美如畫,濕地自然保護區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天鵝從2018年冬季的200余只增加到如今的1000多只。”三師圖木舒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新華網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