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7-3 11:49:10 | 信息編號: 6059007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近年來,長豐縣委、縣政府不斷創新農村供水經營管理模式,建立一系列符合該縣實際的城鄉供水“縣域統管”運營維護、水價政策、財政補貼、監督考核等運行機制,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長豐縣城鄉供水基本情況
基本概況。長豐縣地處江淮丘陵地帶,區域內地勢起伏較大,南部位于江淮分水嶺脊背,北部位于淮河流域瓦埠湖、高塘湖低洼地,易旱易澇。縣域總面積1841平方公里,下轄14個鄉鎮和1個省級開發區,常住人口120萬(農村人口66.37萬)。2022年底我縣實現了集中供水率100%、供水保障率100%、水質合格率100%、自來水普及率100%的目標。
工程概況。長豐縣現運行的集中供水工程共2處,即龍門寺中心水廠和縣二水廠(城市管網延伸工程),全縣日供水產能達30萬噸,平均日供水量14萬噸。原四水廠(杜集水廠)作為應急備用水廠,設計產能為6萬噸/天。
有效做法
堅持高位推動,有序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十三五”期間,長豐縣制定《長豐縣縣域城鄉統籌供水專項規化》、《長豐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方案》,從長遠和戰略高度對全縣城鄉供水進行規劃布局,對農村供水工作實行大手筆規劃、大力度整合、大標準提升和大資金投入。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原則,先后投入15億元,完成全縣11座鄉鎮小水廠收購,新建、擴建2座區域中心水廠,建成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供水網絡,構建供水水源相互補給、相互備用的供水保障體系,實現城鄉供水同網、同質、同服務的目標。2019年底,我縣全面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強化制度保障,健全城鄉供水“縣域統管”機制。成立國有長豐供水集團有限公司,統籌全縣供水設施的統一建設和維護,負責全縣飲用水統一生產、運營、管理和服務工作,實現了從源頭到龍頭的全鏈條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設有2座區域中心水廠、14個鄉鎮供水所服務所(一鄉一所)、1個水質檢測中心和24小時服務熱線。區域中心水廠負責商品水的生產;鄉鎮供水服務所負責轄區內自來水入戶安裝、供水管網建設維護和應急搶修,提供24小時不間斷穩定供水,開展營業廳人工收費、網絡收費等多渠道水費收繳業務,方便群眾繳費;水質檢測中心負責源水、出廠水、管網水的日常監督檢測,確保水質達標;24小時服務熱線負責用戶咨詢解答,投訴受理、轉辦和回訪工作。供水集團公司運營實行生產、經營、服務、水質監督和群眾投訴辦理主體分離,各司其責。此外,供水集團公司立足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了服務保障、應急供水保障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開創了我縣管理規范、服務周到、水質達標、群眾滿意的城鄉供水管理新局面。
嚴格監督考核,壓實農村供水“縣域統管”責任。為加強對農村供水“縣域統管”的監督考核,縣委組織部每年對集團公司的領導班子進行干部年度考核,縣國資委每年對公司的績效完成情況開展年度考核,縣委目標辦每年對公司設定的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此外,長豐縣水務局持續強化行業監督評價考核,印發實施了《長豐縣農村供水監督考核評價辦法》和《長豐縣農村供水監督考核評價細則》,每年組織開展行業監督管理考核,進一步強化對縣域統管的監督管理,規范供水單位運營管理。
完善水價機制,落實城鄉供水“同網同價”政策。針對城鄉供水一體化之前延續的多水價共存局面,長豐縣出臺《關于調整長豐縣自來水供水價格的通知》,實行全縣自來水同網同價,農村供水取消“兩部制”水價,實行單一計量收費,城市供水實行階梯水價政策。近年來,縣財政每年補助縣供水集團500萬元,用于彌補取消“兩部制”水價后減少的水費收入及運維費用,確保了企業健康發展、良性運行。
取得成效
供水基礎設施更加完備。通過對全縣供水主管網的提標擴面及提升改造,已建成“三縱四橫”的供水網絡,形成了管網互聯互通的供水格局和互為水源保障的供水模式,實現了規模化供水工程全覆蓋和24小時穩定供水的目標,徹底解決了以往鄉鎮私營水廠分時段供水、末端水壓低、群眾意見大的問題。
供水服務更加優質。中心水廠和鄉鎮供水服務所各司其責,水廠負責制水、供水;供水所負責區域內供水管理服務,開通24小時熱線服務,成立專業維修搶修隊伍,開展營業廳人工收費與網絡收費等多渠道水費收繳業務,徹底改善了過去鄉鎮私營水廠服務標準低、投訴舉報頻繁的狀況。
生產管理更加規范。建立健全生產管理與安全監管制度,制水與檢驗人員均持證上崗,嚴格按照制水規范及工藝流程操作,供水設施實行定期清洗消毒與維護保養,出廠水、末梢水定時檢測,確保水質合格,保障供水安全,徹底解決了過去鄉鎮私營水廠管理不規范、水質達標率與供水保障率低的問題。
信息化建設更加完善。建設城鄉供水工程生產運營管理信息化縣級平臺,大力實施自來水廠信息化建設,全縣各中心水廠已建立安防視頻監控、生產自動控制與運行監測、自動加藥、水質在線檢測及遠程控制系統,實現了自來水全流程自動化生產,大幅提升水質穩定性和生產效率,徹底根治了過去鄉鎮私營水廠生產效率低、流程不規范、水質不穩定的局面。(澎湃新聞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