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6-27 11:57:04 | 信息編號: 6021036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6月26日,雞冠石污水處理廠四期項目冒雨抓緊施工。
“目前已完成40%工程量,預計2025年建成,屆時雞冠石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能力將提升至每天120萬噸。”重慶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何明介紹,在雞冠石污水處理廠四期投運之前,該集團持續加強精細化運維管理,合理調整工藝運行參數,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均持續穩定達標,并不斷挖潛,在保證達標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處理能力,減少溢流。
5月27日,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將我市一些地方生活污水管網排查整治進展緩慢、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生活污水溢流問題突出作為典型案例予以通報。
通報指出,2023年,重慶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平均運行負荷為102%,其中8家長期超負荷運行。其中,雞冠石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能力80萬噸,實際2023年單日最高處理水量達121.9萬噸,負荷率高達152%,造成該廠服務范圍內雨季生活污水溢流問題長期難以根本解決。
“針對通報指出的中心城區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及溢流問題,重慶水務環境集團立行立改,一是加快推進3座污水處理廠正式運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萬噸/天;二是強化污水處理廠生產運行調控,通過加強進水水質檢測,實現水處理過程更加科學高效,確保出水持續穩定達標排放,提升污水處理能力。”何明介紹,今年內將建成投運西永污水處理廠三期、悅來污水處理廠二期、土主污水處理廠三期、水土污水處理廠三期、金鳳污水處理廠等13個污水處理項目,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4萬噸/天;2025年建成投運雞冠石污水處理廠四期、萬州區江南(密溪溝)污水處理廠等4個污水處理項目,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2萬噸/天;2026年建成投運唐家沱污水處理廠四期、巴南金竹污水處理廠等6個污水處理項目,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7萬噸/天。到2026年,全市城市污水總處理能力將達到每天650萬噸。
在此基礎上,針對通報指出的“重慶市城鎮排水管網排查整治工作進展緩慢,截至2024年5月,全市污水管網精細化排查僅完成1.33萬公里,占總長度的45%,對已排查出的嚴重和重大結構缺陷問題整治進度僅36.7%”等問題,重慶水務環境集團將全力配合屬地政府進行排水系統截污主干管結構性、功能性檢測工作,完成對主干管及配套二級管線接入情況排查,對258個接入口建立“一口一檔”,定期開展溯源排查和水質檢測,并在重要管網區域、溢流口等關鍵部位安裝完成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裝置。
通報同時指出,渝北區公園大道上府、中交中央公園臻頌等多個新建小區,污水收集管網建設管理不到位,存在錯接滲漏等問題,部分生活污水通過溝渠和箱涵直排鏡湖。為減緩鏡湖水質惡化,渝北區建成投運鏡湖水質凈化站,但一直未安裝進出水水質在線監測設施,污水處理質量難以保證。
“對督察通報問題,我們高度重視,多次現場調研踏勘,精心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堅決做到立行立改、真改實改、限時整改。”渝北區重點建設和管線中心主任王磊介紹,針對公園大道上府等新建小區污水收集管網建設管理不到位、存在錯接滲漏等問題,渝北區對空港新城片區小區內部排水管網排查,共排查發現11個接駁點存在雨污混流情況,已全部完成整改,其中公園大道上府小區接駁點于5月29日完成整改。
同時,針對鏡湖水質凈化站未安裝水質在線監測設施問題,渝北區立即開展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工作,5月18日已完成12套水質監測設備安裝和調試,并實時上傳數據。
在此基礎上,針對鏡湖入口2號支流一級沉砂池處水體輕度黑臭問題,渝北區增設了泵站加大處理量,保持一體化處理設施和水質凈化站24小時全功率運行并進行清淤;同時全面排查整治鏡湖上游市政管網和小區內部排水管網,發現并整改完成金玉路、睦鄰路市政管網破損問題;加快推進PPP項目鏡湖及上游片區雨污管網改造。(新華網重慶頻道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