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6-19 11:57:32 | 信息編號: 5960812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市城管部門積極推進雨污混接節點改造工程,變雨污水“同流合污”為“各行其道”,實現雨水入河、污水進廠。截至6月16日,市城管部門已完成多福路、多福北路、汾西南路、和平北路、彭西二巷、富民路等道路共計12處混接節點改造。
在前期摸排全市47個雨水系統雨污混接節點的基礎上,從5月29日起,市城管部門按照“一泓清水入黃河”太原實施方案,分類別、分區域、分階段,有序推進雨污分流混接節點改造工程,集中解決一批雨污合流、雨污混接錯接等問題,不斷完善城市排水系統,在城市更新中提升城市“韌性”。當前,大黑水河系統、小黑水河系統、水西關泵站系統、北張退水渠系統雨污混接節點改造工程已啟動,市城管部門以“改造一點,見效一片”為目標,通過鋪設管道、封堵污水源頭等措施,讓雨水、污水“各行其道”。
據介紹,雨污混接節點改造項目,多數位于我市建成較早的老舊小區,水電氣暖等地下管線錯綜復雜。在施工前,城管部門詳細了解并掌握了各節點周邊的管線數量、類型、走向、位置等情況,確保在施工中保護好地下的原有管線。現場看到,水西關各施工現場均位于居民密集區。為盡量減少施工對居民出行及考生休息的影響,施工方在各施工現場設置安全圍擋,采取“錯峰施工”方式,避開晚上以及午休時間施工;同時砌筑了便道臺階,方便騎電動自行車的居民出行。
在雨污混接節點改造施工中,各施工單位因地制宜,“一點一策”施工。多福北路混接點位于便道上,地下自來水、熱力、天然氣等管線錯綜復雜,施工單位選取人工方式開挖面積20余平方米,盡力保護好周邊管線。在雜技團巷改造中,針對地形狹窄、管線復雜且住戶眾多的情況,施工人員開挖溝槽時采用監測、加固等措施,保護好周邊建筑物,在不中斷居民污水排放情況下,帶水作業,減少對周邊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太原日報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