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5-17 11:55:02 | 信息編號: 5711795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截至5月13日8時,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720億立方米,沿線7省市超1.76億人從中受益。
據介紹,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641.57億立方米,2021至2023年連續三年超額完成水利部下達的年度調水計劃。特別是2023至2024年度冰期輸水期間,數字孿生賦能后,向沿線供水16.9億立方米,較水利部同期下達供水計劃多3.4億立方米。東線一期工程累計抽長江水量400多億立方米,累計向山東調水70.61億立方米,東線一期北延工程向河北、天津累計供水7.86億立方米(不含魯北生態農業),有效改善了受水區水資源配置格局。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自建設之初便堅持節能環保理念,工程基本可實現全程自流供水,能耗水平較低。在運行過程中,中線一期工程自2017年起向北方50余條河流實施生態補水,累計超過100億立方米,華北地區一大批河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白洋淀淀區面積擴大到近300平方公里,同時助力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區水位止跌回升。受水區居民飲用水質明顯改善,沿線河湖生態得到有效恢復,實現了河清、岸綠、水暢、景美。
東線一期工程構建了長江水、黃河水、當地水優化配置和聯合調度的骨干水網。工程通水后,其生態功能發揮顯著作用,沿線調蓄湖泊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南四湖成功躋身全國水質優良湖泊行列,受水區因生態補水水域面積大幅度增加。東線北延應急供水工程連續兩年助力京杭大運河實現全線水流貫通后,今年再次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集中補水。
近年來,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努力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和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指導下,統籌推進《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評估修編,科學推進東線一期效能提升、二期可研論證和中線引江補漢工程、中線沿線調蓄體系規劃建設、西線工程規劃和一期工程可研工作。
目前,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已經完成中線沿線調蓄體系研究,有序推進雄安等調蓄庫立項建設,基本完成東線北延鞏固提升可研編制,多輪次組織開展東線二期可研深化和分期方案研究。
西線工程將進一步完善 “四橫三縱”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目前,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正全力推進西線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力爭盡快實現開工目標。
引江補漢工程是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程。現階段引江補漢工程建設施工正有序推進。截至5月8日,主隧洞實現進洞1686米,桐木溝檢修交通洞已貫通,當前14條施工支洞進洞施工,18條進場道路基本完成修筑,工程累計評定驗收13780個單元工程,合格率100%,優良率97.3%。(北晚在線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