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3-6 11:57:57 | 信息編號: 5247989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為貫徹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落實廣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進一步深入學習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相關政策技術和國內先進地區成功經驗做法,提高全市各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人員業務素養和管理水平,3月4日-5日,廣州市水務局在南沙區組織召開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培訓會。
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徐祖信院士、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研究員夏訓峰、杭州市住建委二級巡視員葉青、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農村環境保護中心林彰文、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陳偉雄等專家和相關企業代表進行授課培訓。
要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和技術
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南沙區南沙街道深灣村、萬頃沙鎮紅港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做法和成效,觀摩學習當地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行、維護等情況。
徐祖信院士介紹了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現狀,她指出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要針對治理機制不完善、治理重點不突出、治理成效評判標準不科學、治理模式不精準、治理成效不穩固、保障措施不健全等六大問題。她強調要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和技術,如常住人口較少,居住分散,以及干旱缺水的村莊,優先采取資源化利用的治理模式;距離城鎮較近且具備條件的村莊,可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治理;人口集中或相對集中的村莊采用相對集中式或者集中式處理模式;不鄰近重要水體的村莊,可采用小型生態濕地、土壤滲濾等生態處理技術等。
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夏訓峰研究員重點介紹了當前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現狀、存在問題,并就《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等上級文件進行了解讀,強調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要健全機制、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和技術、強化設施建設和運維質量管理并加強與農村改廁有效銜接。
今年要完成693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
據介紹,截至2023年年底,廣州市1032個行政村、7172個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別為94.8%、90.3%,處理設施出水達標率87.85%,設施正常運行率86.19%。下一步,將加快推進《廣州市貫徹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高水平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實施。今年,全市要完成693個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和669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的提升改造任務,到年底實現全市行政村和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100%,設施正常運行率不低于90%。(廣州日報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