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3-4 12:00:34 | 信息編號: 5231353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春日的謝家河公園,鮮花盛開,游人如織。公園深處,一簾小型人工瀑布順著假山傾瀉而下,宛如一幅水墨山水。
水從哪里來?從瀑布的出水口,沿著公園步道向上行走近百米,記者來到“藏”在公園地下的謝家河再生水廠 。
據了解,水廠服務內江城區1078公頃的區域,而該區域是城區人口最密集的片區之一。這里每天“吞”進1萬噸城市生活污水,“吐”出“再生”凈水,水質遠高于國標一級A標準,清澈見底、沒有異味。
“以前這里可不這樣。”家住翡翠國際的李夢梅和家人經常在公園散步,見證著這里的變化。此前,附近的生活污水直排謝家河,后來,經過管道收集至內江市第一污水處理廠。但隨著住戶增加,污水處理廠“超載”運行。為從“源頭”解決這一問題,謝家河再生水廠開建,徹底改變了污水直排帶來的困擾。
環境越來越好,幸福指數更高了!這是不少市民的共同感受。
近年來,內江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緊緊圍繞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各項工作,持續加強源頭治理和控源截污,重點流域和重點水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在2023年全省考核中,內江12個國家、省級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連續兩年100%達標。
問“水”那得清如許?內江水環境質量得到保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重點控制工業污染源。內江開展工業園區水污染治理、“三磷”污染整治等專項行動,建成并穩定運行園區污水處理廠7個,威遠磷石膏庫累計完成磷石膏消納44.9萬噸。推進工業企業污染深度治理,全市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別下降40%、86%,10家企業完成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全面整治生活污染源。內江全力推進沱江流域(內自瀘段)全國第二批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和全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實施城鎮生活污水、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累計新(改、擴)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37座,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達42 萬立方米/日,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農村地廣面寬,治理農業污染源十分關鍵。內江大力實施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削減工程,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保持零增長,廢舊農膜、秸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85%、93%、94.5%。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新(改)建農村無害化廁所2.4萬余戶、衛生廁所普及率93.26%。(澎湃新聞客戶端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