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2-21 12:11:34 | 信息編號: 5171633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如今的中國綠城南寧,抬頭可見“南寧藍”,放眼環顧“生態綠”。從出門見景的城市公園,到風光旖旎的百里秀美邕江;從開窗見綠的宜居城市,到風景如畫的美麗鄉村……百姓感受到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生活越過越幸福。
2023年,全市23個水功能區考核斷面生態流量保障率100%;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100%,各監測斷面均達到或優于水質目標要求;在國家考核斷面數量翻倍的情況下,南寧主要流域二類以上水質占比達到100%,連續三年實現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全優;市境內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質持續保持“二類水入境、二類水出境”。
近年來,南寧市全面深入推行河湖長制工作,提升“生態園林城市”品質,打造“百里秀美邕江”升級版,分批推進邕江沿岸更新改造,整體提升城市風貌,推進邕江水面和兩岸商文旅業態融合發展。同時,結合城市黑臭水體攻堅治理,以法治化環境治理鞏固首府南寧生態優勢,全市河湖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水生態環境以肉眼可見的變化持續向好。
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強化依法治水管控能效
自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南寧市堅決扛起治水、管水、護水責任,以河湖長制為抓手,不斷強化河湖管理保護,統籌做好生態修復和控源截污工作,全域推動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27條(段、個)廣西美麗幸福河湖。
為推動河湖長制全面落實落細,南寧市積極探索建立完善法治化、理論化河湖管控新模式,深入推進水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建設,公布實施了《南寧市大王灘國家濕地公園保護條例》《南寧市水土保持若干規定》《南寧市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等,推動了全市河湖水環境管理保護法治化進程。
南寧市注重加強涉水法治建設,建立“河湖長+警長”工作機制,持續深化“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設立了邕江源·三江口生態環境資源協同保護中心和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邕江源·三江口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巡回法庭,推動河湖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同時深入開展專項執法行動,2023年全市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共排查問題線索311條,立案55件,結案28件,罰款678.498萬元,依法治水管控能效持續強化。
南寧市還在全區率先啟動河湖長制立法調研和推進大型灌區渠系推行河湖長制。2023年,全市各級河湖長共開展巡河(湖)11.9萬人次,355個河湖“四亂”問題和經水利部核實的265個河湖遙感圖斑問題全部完成整改。
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加強水資源剛性約束
過去一年,南寧市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加強水資源剛性約束,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39.7億立方米以內,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達2.7億立方米;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降幅、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分別達到10.5%和15.4%,優于目標值9.3%、6.8%。
南寧市科學調整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組織實施390個千人以上農村水源地和298個市、縣及“千噸萬人”水源地整治,嚴格管控面源污染,深化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嚴控農業、工業、生活面源污染。同時,強化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加強地下水管理,嚴格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穩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在強化水土保持監管方面,南寧市實施了小流域治理項目4個,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98.53平方公里。從2023年起,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各級政府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對全市102個鄉鎮進行水土保持率考核,形成黨政領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水土保持高效工作機制。
一處處可喜變化、一份份亮麗答卷的背后,是南寧水生態環境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去年,因水而興、水城相依的南寧用好水資源,做足水文章。今年,南寧市將持續深化健全河湖長制,以更加強有力的舉措推進治水興水,持續抓好污染防治,全力推動全市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推動全市江河湖庫生態持續向好。(南寧日報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