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1-10 11:53:08 | 信息編號: 4958672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近日,禪城區通過采取創新審批路徑、落實資金籌措、加強監管防范等一系列措施,推動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業廢水退出城市生活污水廠工作。
這是佛山市首家除關停外退出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工業企業,每天可新增約670噸清凈尾水經專用管道排入河涌,從而有效實現推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降低企業污水處理成本、利于河涌生態補水的活水資源利用“三贏”局面,并為后續全市推廣探索出一條可行路徑。
全市首例
工業企業尾水退出城市生活污水廠
污水處理廠進水問題一直是影響禪城水環境質量的因素之一。為了緩解低濃度工業廢水擠占生活污水處理空間問題、推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落實工業廢水污染防治,去年起,禪城積極探索開展低濃度工業企業尾水退出城市生活污水廠工作。
根據市內相關工作指引,禪城于2023年9月印發了《佛山市禪城區工業企業生產廢水退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工作方案(試行)》,計劃分批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工業廢水有序退出。
“禪城區有10家企業工業廢水排放量超過100噸/日,經充分評估,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分步啟動退出工作。”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工業廢水退出在全市沒有先例可循,區生態環境、水利部門通力合作,積極探討、謀求最優審批路徑。
一方面,區生態環境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和程序變更區域環評,明確工業廢水經專用管道排入河涌的,允許新增排污口;另一方面,水利部門指導企業開展新增入河排污口論證,做好入河排污口規范化設置,完成排水許可證變更及新增入河排污口審批,確保排水去向變更合法合規。
工業廢水退出需要新建專用管道。為此,禪城區按照“內外有別、各負其責”原則,進一步明確:廠界內管道鋪設由企業負責,廠界外管道鋪設由政府負責。禪城區通過明確并壓實責任,落實了企業廠界外到河涌的排水管道鋪設的資金保障,以便迅速實施建設。
經過連月努力,區、鎮(街道)生態環境、水利部門克服了審批手續、資金籌措等障礙和難題,主動服務企業,推動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業廢水退出工作。
收效顯著
每天670噸工業尾水變成入河清流
推動企業工業廢水有序退出生活污水處理廠,可帶來一系列生態效益和經濟收益。
“國星光電工業廢水排放量為670噸/日,其中清洗等工序產生的廢水334噸/日,氨氮排放濃度為0.98mg/L;制純水產生的濃水336噸/日,氨氮排放濃度僅為0.01mg/L。兩者均遠低于V類水標準。”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企業低濃度工業廢水經專用管道排入河涌,不再擠占生活污水處理空間,可讓污水管網輸送更多的污水到生活污水處理廠,不僅有利于提高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還減少了污水管網高液位運行帶來的溢流風險。
根據相關規定,實施工業廢水退出的企業,可依法申請減免污水處理費。因此,國星光電每年可節約污水處理費約40萬元,降低了企業環境治理成本。
同時,低濃度工業廢水作為生態補水,增加了水體的流動性,不僅可以提高河涌水體的自凈能力、緩解水體污染,還具有恢復水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生態效益明顯。
對于工業廢水退出生活污水處理廠后排放監管問題,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相關企業應當在排放口安裝流量計以及COD、氨氮等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憑此加強對企業排水的環境監管,防范潛在的環境風險。
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分析評估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積極引導、幫扶企業推進工業廢水退出工作,力爭實現更多的活水資源利用的惠企利民成果。(澎湃新聞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