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3-12-15 11:56:32 | 信息編號: 4820873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近日,在臨武縣西瑤鄉谷富塘村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郴州市生態環境局臨武分局及監測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對處理后的污水進行采樣檢測,并對污水處理站的設施設備情況進行復核檢查。
郴州市生態環境局臨武分局自然生態保護股股長賀飛介紹,根據省廳的要求,他們每半年要檢測一次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情況,根據農村污水處理的標準,逐個檢查。谷富塘村的情況在治理之前是很差的,治理之后,是符合農村農田灌溉標準的。
西瑤鄉谷富塘村是臨武縣率先完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鄉村之一,該村人口密集,地處長河水庫上游,在實施農村污水治理前,該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長河水庫,影響了長河水庫的水質,對全縣飲水安全是個重大的隱患。
同時,生活、農業等污水在得不到集中處理的情況下,導致該村黑臭嚴重、蚊蟲滋生,村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成為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一塊心病。
為解決這塊“心病”,改善谷富塘村污水處理的困境,臨武縣將該村列入2017年農村污水治理EPC項目,并根據谷富塘村實際情況,采用“收集管網+格柵井+預處理模塊+人工濕地+排放”的農村污水治理新模式,在村內修建地埋式污水收集系統,對污水進行統一處理。
“村民環保意識不強、征地困難。建設前期,為了鋪設管網,要把修好的路挖掉重新建,村民就有些不理解,不配合!睘榱俗屧擁椖勘M快落實,市生態環境局臨武分局與村委干部走訪入戶,開展了大量的環保宣傳工作,村民的意識也慢慢得以轉變。
目前,該村完成了2850米的污水溝鋪設、2600米的排污管道鋪設,并根據村內地勢,建設完成了占地面積200平方米,配套建設污水管網系統1000米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采用標準模板化人工濕地處理技術,將該村600余村民產生的生活污水進行統一收集處理,每天污水處理量可以達到30噸。
“處理農村生活污水、生活用水跟雨污分流,建成之后,年削減COD約5噸、氨氮約0.45噸、總磷0.06噸!背恢菔猩鷳B環境局臨武分局工作人員介紹,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投入使用,具有良好的環境效應和社會效應,有效提升了該村污水處理能力,對創造優美人居環境、保護當地自然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谷富塘村支部委員石建友說,自從污水處理站建成后,不僅水質提升,垃圾遍地的情況也看不見了,村民的環保意識也得到了提高,對村莊村居環境起了很大的帶動作用。
建設好,更要用好。
郴州市生態環境局臨武分局工作人員說,污水處理廠在運行中存在運維管護弱和水質波動大等問題,為了讓其平穩且更好的發揮效能,定期的維修是關鍵。
賀飛介紹,后期維護與管理的方式第一就是柵渣打撈,周期為7到10天,預處理泥渣清理,周期半年;第二就是植物收割,每年秋冬季節一次;第三就是植物病蟲害防治,根據需要噴灑藥劑。
妙手治污染,碧水潤民生。
近年來,臨武縣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照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突出重點、梯次推進、因地制宜、分類治理、建管并重、長效運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編制了2020至2030年的臨武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專項規劃。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68個行政村完成了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據了解,臨武縣還將加大財政投入,推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獎代補的政策,提高群眾積極性;并積極包裝項目,向上級申請獎補資金,提升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引導群眾主動參與積極作為。
該縣還將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圍。(湖南日報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