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3-12-13 11:47:35 | 信息編號: 4807007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農村生活生產污水排放,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近年來,重慶積極探索農村生活生產污水資源化利用,在提升鄉村顏值的同時,也為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注入養分。
一邊是敬老院排放的生活污水,一邊是溫室里的水培蔬菜。兩者本來八竿子打不著,如今因為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關聯在了一起。近日,這項技術獲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十大引領技術獎”,它能夠將農村生活污水變廢為寶,成為水培蔬菜的“營養液”。
重慶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黃健盛介紹,設備主要用來處理生活污水當中的有機物,相當于生物膜法,利用一小部分有氮和磷的物質,通過這種集約化的管道水培方式,可以讓蔬菜效益化更明顯。
在合川,養殖糞污變身農家肥,讓豬場和果蔬基地“牽了手”。豬場產生的糞污干濕分離后,干的生產有機肥,濕的經過三級發酵等流程變成沼液,經由管道滋養著臨近基地的柑橘、榨菜、油橄欖等作物。
重慶恒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曉榮告訴記者,他們這個管道一頭連接沼液處理池,一頭均勻分布在田間,通過開關進行控制,就像自來水一樣,打開就可以澆灌。
合川區隆興鎮畜牧獸醫站站長樊雙說,沼液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有機物質。因為它是熟化的,便于水果的生長、提高蔬菜的品質。
通過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一條“豬—沼—果(糧、菜)”的生態循環產業鏈在隆興鎮形成。目前,全鎮30家養殖場的15萬噸糞污已實現循環利用。
合川區隆興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李川表示,目前共發展油橄欖3萬畝、果蔬5000余畝,畜禽養殖、農業種植、糞肥加工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全產業鏈,已經形成閉環。
今年9月,重慶出臺《重慶市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南(試行)》,總結和推出了一批典型參考案例,為各區縣選擇適宜的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模式提供技術支撐。按照《重慶市污水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十四五”時期,重慶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0%以上,到2025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