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3-12-7 11:59:17 | 信息編號: 4772021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近年來,以綠色發展新理念,德清縣康乾街道以“零直排村”標桿村建設為抓手,針對污水臭味、管網設施年久失修等實際問題,吸納專家,數字賦能,打造農村生活污水綠色處理設施。
目前,康乾街道行政村農戶受益覆蓋率達90%以上,有效提升農污治理效益。2023年7月,成功創建德清縣首個綠色處理設施及“零直排”項目試點,并獲新華每日電訊、湖州市“看見辦”專題報道。
針對農村污水管網老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等級能力不夠等問題,康乾街道成立工作領導專班,排摸街道轄區內11個終端,對不達標的2個終端處理設施針對性施策。如戰勝圩5t/d終端的處理能力跟不上范圍內46戶農戶用水量,根據本次項目水量、水質波動大的情況設計采用“40+40”兩段SBR+ 砂濾工藝,新建規模為80t/d終端以滿足該區域外來人口的增多以及未來餐飲業的興起;新村區域終端處理設施對于氨氮和總磷的去除效果不佳,不能達標排放,新增3戶具有脫氮除磷效果的農戶戶內設施及1戶農戶污水支管。
街道以校地合作的形式,成立教授河長工作站,在浙工大教授指導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聯合村先行先試,提出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減污、降碳、增效”新模式,以“地埋式一體化設備+人工濕地+1.5萬平方米水下森林”為處理工藝,通過太陽能光伏電板為污水處理提供電力支撐(處理設施多余的太陽能發電直接并入電網,每天平均可并入25度),與傳統污水處理后排入河道的模式相比,新模式從源頭開始進行分級處理,處理后污水進入水下森林進行生態再生,直接滿足日常農用需求。今年以來,共完成接戶納管20戶,新建處理終端1處10噸,降低碳排放量730千克。
街道通過在污水管網接入口安裝一體化智能監測設備,線上24小時監測排放流量、液位、水質等數據,用“智慧河長”小程序實現對排污實時情況的高效全時監管。線下聯動多方資源力量,與浙工大環境學院、教授河長、企業河長、民間河長緊密合作,成立了專項治理工作站,常態化開展“一巡二檢三護”工作機制。今年以來,利用線上線下“把脈會診”的方式,線上實時監測到12條異常數據,線下組織專項治理工作站實地察看異常數據發生點,處置率100%。(杭州日報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