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3-11-2 11:57:16 | 信息編號: 4569841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近日,張家口市萬全區古城河中上游段治理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預計明年5月全部完工。據悉,該項目是張家口市今年新增的中小河流治理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河道清整、疏浚、岸坡防護等。工程實施后,將對保障古城河中上游段沿岸村莊、耕地、道路、電力和通信設施的防洪安全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促進區域生態環境的有效提升。
近年來,張家口市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聚焦管好“盛水盆”和護好“盆中水”兩個目標,有序實施生態補水,不斷深化河湖水污染防治,持續推進河湖治理和生態修復,不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有序實施生態補水,讓干涸河流湖泊逐步復蘇
10月2日8時,位于張家口市尚義縣與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交界處的友誼水庫2023年生態補水行動結束。本次補水于9月22日啟動,10天內累計向東洋河、洋河放水1186.10萬立方米。據悉,2018年以來,友誼水庫已成為張家口市永定河流域的重要生態補水水源,常態化開展河道生態補水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向下游實施生態補水8112萬立方米。
張家口市不斷完善江河湖泊生態水量保障機制,有序開展河道生態補水,推動河湖水量持續增加。今年以來,全市已累計完成生態補水4219.58萬立方米。其中,洋河水庫向洋河實施生態補水1519.38萬立方米,云州水庫向白河補水1304.1萬立方米,黃蓋淖水庫向黑水河補水210萬立方米。
據介紹,2018年以來,全市水庫已累計實施生態補水2.31億立方米。通過實施系統的生態補水措施,該市境內河流兩岸地下水得到有效回補,主要河流、湖泊逐步復蘇。
此外,該市不斷加強水電工程的生態流量管理。目前,全市共有6座河道引水式水電站,其中4座水電站按照自然現狀足額泄放生態流量,對恢復河流連通性、復蘇河湖生態環境發揮重要作用。
·深化河湖水污染防治,讓水更清岸更綠
“今年1至9月,全市15個監測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水質優良比例100%,5個斷面水質優于目標要求。”10月27日,張家口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市河湖長制辦公室副主任段黃南介紹,近年來,該市不斷開展河湖水污染綜合整治,持續強化水環境監管,水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為持續鞏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成效,該市印發《關于開展農村黑臭水體和生活污水有獎舉報工作的通知》《張家口市農村黑臭水體深化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并對全市行政村村民主要居住區向外延伸1000米范圍內、面積在200平方米及以上的坑塘溝渠進行全面排查,摸清其面積、位置及污染來源或隱患等基本信息,逐一建檔立卡,全部納入監控管理。
進一步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今年以來,全市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累計出動人員2697人次,排查養殖場(戶)10431個,發現問題養殖場(戶)164個,其中立行立改94個,移交縣級生態環境部門70個。
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做好國家級、省級和市級耕地質量監測點的監測工作,在各縣區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等技術宣傳指導,推動全市化肥減量增效工作的推廣應用。2022年農藥使用量1652.46噸,較上年減少1.65%;化肥使用量較上年減少1.58%。
為進一步強化河湖水污染防治,今年以來,該市全方位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嚴格按照有口皆查、應查盡查的要求,利用遙感解譯、人工徒步、無人機勘察等方式,對重點河道開展排查,對查實的非法排污口及時封堵,依法取締。
·強化流域治理與岸線管控,維護河湖管理秩序
張家口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近年來,該市持續推進實施河湖治理和生態修復,積極推動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項目的實施。
今年,全市水利項目計劃完成投資23.5億元,1至9月共完成投資22.4億元。新增6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綜合治理長度128.67公里,總投資3.24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1.6億元。
嚴格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加強涉河建設項目監管,強化河道采砂的監管和整治。今年以來,該市印發《張家口市水務局關于加強河道采砂管理、嚴厲打擊非法采砂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開展聯合執法416次,出動執法力量3072人次,確保河道采砂監管工作取得實效。
推進河湖“清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常態化規范化。今年以來,全市“四亂”問題臺賬共涉及問題146個,完成整改139個,累計拆除亂占、亂建面積8.8575萬平方米,清除河道垃圾2200立方米。(河北新聞網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