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3-7-21 11:30:01 | 信息編號: 4021327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600處水利監測設備統一數據接收及管理,對雨情、水情、墑情進行實時監測;模擬3小時降雨計算僅需5分鐘,準確率達到80%以上;建成集無人機、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技術于一體的智慧巡河系統,實現對主城區河道全天候自動化值守作業……今年以來,濱州市已累計投入資金1.1億元用于數字水利建設,構建起“市級統籌、多方協作”的數字水利建設一體化推進體系。
依托水文監測站網,濱州市對600處水利監測設備進行統一數據接收及管理,形成了雨情、水情、墑情等數據實時監測網絡體系。利用智慧濱州時空大數據地圖和資源成果,在GIS圖上集成河流、堤防、水庫、水閘等水利要素以及實時監測數據,完成水旱災害防御、城市防汛、水工程監管、數字河湖等多個專題圖建設,實現水務信息一屏統攬。
通過對涉水數據進行整合匯總,打通了省市縣17個應用平臺間數據交換“共享通道”,匯聚各類數據資源217萬多條,建成統一的數據資源目錄和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體系,形成信息龐大的數據中臺,為智慧應用提供“算據”支撐。同時,整理匯聚水利相關規劃、方案、文件等300余項,建成具備查詢搜索、上傳下載的水利知識平臺,實現對數據變化規律、走勢的精準分析,充分挖掘了水利數據價值,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學性和精細化程度。
自主建設主城區新立河流域數字孿生洪澇模型,根據降雨預報,對洪澇過程進行前瞻性預演,智能生成預警信息和調度預案,針對不同場景提出精準措施,實現“預報、預警、預演、預案”的“四預”閉環應用。目前,模型模擬3小時降雨計算僅需5分鐘,準確率達到80%以上。
濱州堅持系統謀劃、全域推動,構建起以五大場景為骨架的全市數字孿生現代水網體系。以數字賦能河湖管護,打造河湖管護智慧化、立體化、精細化新模式。濱州建成了集無人機、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技術于一體的智慧巡河系統,配備5臺無人機,規劃30條智慧巡檢航線,實現對主城區河道全天候自動化值守作業,實現“無人機自主巡河—數據自動采集—平臺智能分析—隱患預警推送”的全流程智能化應用。立體化方面,智慧巡河系統能對無人機巡河數據進行實時分析,精準定位隱患位置,并將隱患圖像第一時間推送至河管員,實現了“無人機+河管員”的智能交互,推動了河湖巡檢工作從“人+工具”傳統模式向“機器+數據”智能模式的轉變。(大眾日報數字網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