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3-7-7 11:31:30 | 信息編號: 3961851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近年來,泰安市泰山區始終把持續推進鄉村生態振興作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關鍵內容賦能鄉村振興,堅持做到農村生活污水收起來、水質好起來,環境美起來,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中蹚出“一體化、多機制”新路子,推動生態振興從點上開花到面上成景的延伸,實現農村環境質量整體躍升。
提高站位、明確定位,主動融入黃河重大戰略。作為大汶河流域、南水北調水質安全的重要陣地,泰山區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推動生態振興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先行區、黃河下游高質量發展樣板區。2022年以來,先后組織召開各項會議,研究環保議題15項,高密度、高頻次、高要求部署、調度、督促高質、高量、高效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力以赴將這一民生實事辦好、辦實、辦細。省控明堂河斷面水質達到三類水標準,梳洗河、雙龍河等城區河道水質明顯改善,榮獲全省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督查激勵和全市生態環境領域高質量發展督查激勵獎勵。
系統觀念、一以貫之,水生態環境治理全過程。堅持控污、清淤、增綠、去臟、治亂“五策并舉”系統觀念,立足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治理原則,創造性提出“16345”水質提升機制。即錨定“省控以上河流水質達到三類水標準,其他河流力爭達到四類水標準,實現多河碧水抱城流”這“1”個目標。堅持“全域化、系統化、綜合化、精細化、智能化、實效化”6個治理原則,對廚房用水、生活洗滌用水以及混合污水等進行全面收集治理。實施“水環境治理北清、中收、南凈三管齊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步走;城鄉環境整治點線面三個維度”“3”步推進。堅持“依托一批項目帶動、實施一張網管理、借助一個國有投資運維管理平臺、進行一個實體化運作”“4”個一治理。壓實“統籌環委辦牽頭抓總、職能部門綜合監管、街道鎮園區主體、村(社區)兩委主管、排污單位及居民主人翁自治”“5”個責任體系,明確各方職責,構建長效機制,堅決杜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責任懸空。
統籌策劃、項目帶動,做好鞏固提升結合文章。嚴格落實泰城污水“一張網”管理要求。將環山路北泰前街道黃山頭等9個村、青蘭高速南側徐家樓街道夏家莊等5個村納入治理范圍,統籌城鄉污水治理。投資3.69億元,實施鎮區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新(改)建污水處理設施、現有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3個項目,將84個村納入治理范圍,對全區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統一打包進行規范提升,確保污水應收盡收、應處盡處。
堅持試點先行,因地制宜建立多種治理模式。比如,借助四污管道,對省莊鎮東苑莊、西苑莊和十里河等村采用納管方式對污水進行治理。比如,對人口居住較為分散、施工難度大的北部山區,以資源化利用為主,優先選用運行費用低、維護簡便的黑灰分離污水治理模式,實現灰水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治理方式得到群眾認可和歡迎。比如,借勢借力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將臨近村莊生活污水接入管道,補齊污水收集短板。(齊魯壹點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