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范圍內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和水污染正在迅速增加。作為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中國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把加強工業水循環利用列為重點工作。反滲透(RO)膜工藝因其脫鹽效果好、產水水質穩定、自動化操作方便、占地面積小及有機物去除率高等優點,在污水回用中得到廣泛應用。然而,RO膜污堵會對其性能產生各種不利影響,如膜通量下降、RO膜間運行壓差增加、產水水質下降等,導致膜系統清洗頻率和維護成本升高、膜壽命縮短等,有效的污堵成因分析和相應的防控對策是促使污水再生處理RO工藝穩定運行的關鍵。
1、污水回用工藝概述
某煉油廠污水回用系統計處理能力700t/h,采用以“超濾+反滲透”為核心的污水再利用工藝,其產水作為除鹽水站和動力站補水,其中反滲透進水高壓泵設置在保安過濾器后,反滲透進水低壓泵設置在保安過濾器前,工藝流程見圖1。
污水回用反滲透系統共設3套并行的反滲透裝置,反滲透為1級3段模式,2段至3段設置段間增壓泵,反滲透進水母管設置pH表、電導率表、余氯表及氧化還原電位表,每套反滲透出水設置電導率表,對反滲透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反滲透預處理段采用次氯酸鈉殺菌,反滲透進水加亞硫酸氫鈉作為還原劑,加阻垢劑有效抑制反滲透膜結垢,進水pH設置PID控制,自動調整鹽酸投加量,保證反滲透安全穩定運行。反滲透運行參數見表1。
2、反滲透系統存在的問題
2.1 膜間壓差
反滲透(文章中數據均以反滲透A為例)1段膜間壓差上漲較快,約30d上升15%,2段、3段膜間壓差基本保持穩定。反滲透膜在線化學清洗其中1個標準是膜間壓差上升15%(與清洗完成后初始24~48h的壓差值對比)。因此,為滿足生產需求,反滲透膜1段需30~45d化學清洗1次,遠高于反滲透設計的化學清洗頻次(大于3月/次),不僅增加了運行成本,而每次化學清洗都會損傷膜,直接影響膜的使用壽命。反滲透各段膜間運行壓差趨勢見圖2。
反滲透膜化學清洗后1段膜間壓差與投用初期相比升高0.095MPa,1段膜運行工況差。反滲透A運行工況與投用初期的對比見表2。
2.2 保安過濾器濾芯
保安過濾器濾芯設計更換壓差≤0.2MPa,設計更換周期次/3月,保安過濾器濾芯更換頻繁,更換時間分別為2019年3月19日、2019年4月30日、2019年6月6日,平均更換周期為40d左右,不僅消耗成本,還使得反滲透進水水質得不到保證。保安過濾器濾芯壓差趨勢見圖3。
3、反滲透膜污堵成因解析
3.1 反滲透進水情況
3.1.1 反滲透進水水質分析
反滲透進水采樣點設置在中間水池,反滲透進水水質分析見表3。
由表3可知,反滲透進水硅含量較低,同時當pH值低于7或者高于7.8,硅的溶解度增加,因此硅污堵可能性較低;進水電導率、硬度等均不高,且中間水池pH控制在6.5~7.0范圍內,RO系統進水的朗格利爾飽和指數小于零,因此反滲透膜金屬離子結垢、過飽和析出導致的無機污堵可能性均較低。此外,若出現結垢污堵,則3段可能性大于1段,同時化學清洗過程也印證了此觀點,在化學清洗酸洗過程中,膜間壓差無大變化,同時在酸洗操作過程中,化學清洗罐pH值變化不大。
3.1.2 反滲透進水SDI分析
反滲透進水SDI設置人工監測,測量頻次為1次/d,測量點在反滲透進水高壓泵出口。從監控情況來看,反滲透進水SDI值存在異常,反滲透進水SDI在污堵嚴重時高達5.9,剛測定的膜片表面存在難聞的氣味,推斷保安過濾器出水存在微生物黏泥可能性較大。檢查保安過濾器濾芯發現,保安過濾器濾芯表面手觸粘滑并伴有難聞的氣味,結合SDI測試情況,推斷保安過濾器濾芯表面存在生物膜污堵可能性較大。同時化學清洗過程也印證了此觀點,采用殺菌+堿洗膜基本能恢復清洗前膜間壓差,同時在堿洗操作過程中,化學清洗罐pH值變化較大。
3.1.3 反滲透進水總有機碳(TOC)分析
保安過濾器濾芯表面的污堵物質有臭味,且污堵物質在短時間內就會將濾芯堵塞,分析是有機物污堵和微生物滋生所致,因此對反滲透系統各水樣進行了TOC分析。結果顯示,超濾產水(保安過濾器前)的TOC為2.3mg/L,反滲透高壓泵出水(保安過濾器后)的TOC為3.9mg/L。根據反滲透運行經驗,反滲透進水TOC值大于2mg/L時,反滲透系統存在有機物污堵的風險。因反滲透進水TOC已經超過2mg/L,所以反滲透膜存在污堵風險,且反滲透經保安過濾器后,TOC進一步上升,說明保安過濾器濾芯表面有微生物滋生,與前節中保安過濾器濾芯表面污染情況相對應。此外,對保安過濾器前、后的水樣進行CODMn化驗分析,結果分別為1.3mg/L和1.8mg/L,同樣印證經過保安過濾器后水樣TOC確實上升,保安過濾器濾芯表面微生物滋生增加了水中有機物含量。
3.2 反滲透端面檢查
反滲透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第1段,檢查和分析第1段第1支元件端面上的沉積物。
(1)端面存在顆粒類污染物沉積,主要是砂粒及銹粒。檢查管道、壓力容器或膜本體上游的零部件,發現砂粒的主要來源的反滲透沖洗水池,因反滲透進水有保安過濾器做最后1道屏障,可防止中間水池、管道或因藥劑不純帶入的顆粒性物體進入到反滲透膜,而反滲透沖洗過程則直接從沖洗水池取水后進到膜,無保安過濾器保護。
沖洗水池為水泥池面,由于反滲透產水偏酸性導致池面存在腐蝕,開工初期池體清潔不徹底或水泥池面預處理不充分,導致大量砂粒帶入到膜端面。另外,銹粒的主要來源是反滲透沖洗水泵單向閥防腐等級不夠,導致單向閥腐蝕嚴重。
(2)端面表面存在滑膩狀手觸感,主要是生物污染。據前面分析,反滲透進水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殘留,且反滲透進水TOC較高,而進水中的有機物吸附在膜表面,尤其是第1段,為生物污染提供了有機質,生物污染和有機物污染的相互促進,加速了第1段的生物污堵。雖然反滲透系統預處理段采用了連續投加次氯酸鈉方式殺菌,保證超濾進水余氯0.1~0.5mg/L,反滲透進水余氯0.01~0.1mg/L,但是仍然在膜系統和保安過濾器濾芯的生物污染,分析原因是在預處理段采用氯法殺菌雖能有效滅活進水中的微生物,但是卻顯著改變了RO膜面細菌的菌落結構,使得氯殺菌抗性菌成為優勢菌種,而此部分細菌能夠分泌更多分子量更大的細菌胞外多聚物(EPS),從而導致了更加嚴重的生物污堵,且隨著次氯酸鈉投量的增加,污堵會更嚴重。
4、反滲透膜污堵防控措施
(1)優化預處理段的殺菌方式,連續的次氯酸鈉投加方式改為沖擊式投加方式,即在有限的時間段內以及水處理系統正常操作期間,向反滲透預處理單元回用V型濾池產水池中加入次氯酸鈉,沖擊處理可以按固定的時間間隔周期性的進行,也可以在懷疑出現生物滋生時處理1次,降低氯殺菌抗性菌的產生量,不僅節約了次氯酸鈉和還原劑亞硫酸氫鈉的投加量,還降低了因氧化劑的等的引入對膜壽命的影響。同時,加強超濾在線加氯反洗頻次和濃度,確保將反滲透進水的細菌殘余量降到最低。
(2)全面檢查RO系統,確保系統材質安全可靠。確保管道設備采用不銹鋼或其它耐腐蝕材質,同時反滲透沖洗水池、中間水池等池內有水泥池面變更為刷環氧樹脂,且加強投用前的清理。此外在反滲透化學清洗前,進行1段端頭打開檢查沖洗,防止顆粒物向膜內遷移。
(3)鑒于有機污堵和生物污堵,可同時發生、并相互促進。
加強預處理段有機物的監控,及時根據污水產水有機物情況,調整回用臭氧的投加量及生物濾池的運行,并及時根據反滲透進水水質情況,調整反滲透運行模式,選定合理的回收率設定。
5、運行效果檢查
5.1 保安過濾器
采取相應放空措施后,保安過濾器濾芯更換周期增加至5月/次以上,分別是2019年6月6日、2019年11月10日、2020年4月30日,且更換下來的濾芯表面滑膩狀表現明顯減少,大大降低了成本消耗。抽取保安過濾器濾芯的壓差趨勢見圖4。發現濾芯在更換后的第3~4個月,其壓差仍保持在0.03~0.05MPa范圍內。
5.2 反滲透進水SDI
2019.12.1-2019.12.31,每個夜班班組測定的SDI值見圖5,可以看出保安過濾器出水SDI≤3的幾率≥95%,最高值低于4,且膜片無臭味,反滲透進水水質得到保證。
5.3 反滲透運行情況
經工藝處置,反滲透自2019年9月開始,膜間壓差穩定,化學清洗周期內1段壓差≤0.2MPa,2019年9月11日化學清洗完成后,1段膜間壓差先保持2個月穩定后,有一定的上升趨勢,但經端頭打開對顆粒污染物沖洗后,1段膜壓差又逐漸下降,2段、3段膜間壓差逐漸上升,綜合考慮膜的產水率及進水壓力,于2020年3月10日對反滲透A進行化學清洗,化學清洗間隔達6個月,見圖6。
從反滲透的長周期運行考慮,參考進水壓力、各段產水、膜間壓差及化學清洗的難易程度,暫定反滲透化學清洗周期為每3~5個進行1次。反滲透系統運行狀況向好,2020年6月30日化學清洗后,膜運行情況較投用初期性能略有下降。
6、結束語
通過對各種可能的污堵因素進行詳細檢查分析,確定了引起保安過濾器濾芯和反滲透膜1段頻繁污堵的原因,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后使得問題得以解決。首先在污水回用過程中,應重視有機物污堵和生物污堵的相生相促,在盡可能降低反滲透進水TOC同時,加強預處理段的殺菌,減少殘余細菌和抗性菌。其次,關注設備本體設計和選材不合理帶來的顆粒污染等,建議反滲透系統沖洗泵出口增設保安過濾器,以防止沖洗水池帶入顆粒性雜質。最后,在運行過程中加強監控,尤其是SDI值及膜片污染物分析,一旦發現性能下降,及時確定問題所在的位置及找出問題的原因,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確保反滲透膜的長周期運行。(來源:中國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