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 我國每年煤礦區生活污水排放量超 8 億噸, 生活污水作為煤礦區三大水污染來源(礦井水、生活污水及煤化工廢水),不少礦區生活污水只經簡單或常規二級工藝處理后直接排放,排放水質中仍含有相當數量的 COD、氮和磷,由此導致的接納水體富營養化問題日益尖銳。 預處理是污水處理中的重要環節, 能有效降低廢水負荷,改善水質,去除懸浮物與浮油等。 本研究采用強化混凝預技術對煤礦生活污水進行處理, 考察其處理效果,為后續處理提供良好的水質條件。
1 材料與方法
1.1 廢水來源
試驗廢水取自山西某煤礦礦區生活污水調節池, 原水 pH=6.8,COD=185 mg/L,SS=136 mg/L, TP=5.1 mg/L,水質數據為連續15 天檢測平均值。
1.2 試驗方法
試驗主要考察混凝劑種類與投加量對煤礦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混凝劑以PAC、PAFC 為主, 污染物包括COD、SS、TP。試驗均在1 L 燒杯中攪拌進行,混凝反應20 min,絮凝反應20 min,反應結束后取上清液測定水質指標。
1.1 分析方法
廢水COD、SS、 總磷均按照國家水質檢測標準測定,試驗過程中的試劑均為分析純及以上。
2 結果與討論
2.1 煤礦生活污水COD 的去除
煤礦生活污水中的COD 可以分為溶解性COD 與非溶解性COD,通常情況城市生活污水中非溶解性COD 占總COD 的 50 %~80 %,本次試驗的煤礦生活污水COD 中含有約 35% 左右的SCOD( 溶解性COD), 約65 % 為非溶解性COD。混凝沉淀依靠鋁鹽、 鐵鹽的電荷性及其吸附架橋能力,能去除絕大部分的非溶解性COD,同時能吸附部分帶異性電荷的SCOD,使其與沉淀物一起分離去除。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圖1),通過投加PAC/PAM 與 PAFC/PAM,煤礦生活污水COD從 175 mg/L 降至約60 mg/L左右,COD去除效果顯著。 PAC 與PAFC 的投加量決定了COD 的去除效果,當無 PAM 投加時,污水中的COD 去除率約60 %,幾乎絕大部分的非溶解性COD 得到的有效的去除,污水濁度明顯下降。 少量的PAM 投加有助于提升絮凝效果, 增強溶解性污染物在絮體上的電吸附能力,進一步提升COD 的去除效率。
PAFC 與 PAC 兩種不同混凝劑對污水COD 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多,但由數據可以看出,PAFC 的投加有助于減少 PAM 的用量。 Jiao 等人在采用混凝沉淀處理低濃度污水時發現,當混凝劑的投加量大于 40~60 mg/L 時,其對濁度和溶解性有機物(DOC) 的去除效果最佳,而且混凝處理受 pH 影響較大,去除水中顆粒物的最佳 pH 應為 6.5~7.0,DOC 去除效果隨 pH 增加而下降,最佳pH 不宜超過7.5。 本研究中的生活污水pH 為 6.8,與Jiao 等人的研究結果也相吻合。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2.2 懸浮物(SS)的去除
本研究分別采用了PAC 與PAFC 兩種混凝劑對煤礦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其對SS 的去除效果如圖2 所示。 煤礦生活污水中的 SS 主要由大顆粒無機物、細菌、不容性有機物組成,通常帶有大量的電荷。無機高分子混凝劑的水解產物具有離子形態大、形成絡合物的疏水性高、吸附能力強等特點,易于吸附顆粒物及膠體,從而達到對 SS 的有效去除。從圖2 a 可知,隨著 PAC 的投加量增大,SS 去除率增加。當PAC 投加量為 40 mg/L 時,配合少量的 PAM,出水 SS 均達到了 50 mg/L 以下,而進一步的 PAC 投加對SS 去除貢獻不大。 同時在相同 PAC 投加量的情況下,增加 PAM 的藥劑量對出水 SS 去除率貢獻較為微弱,當PAM 投加量為 0.2 mg/L 時,SS 的去除率較為理想。PAC 與PAFC 不同之處在于 PAFC 中含有少量的 Fe 鹽,Fe 的分子量約為 Al 的2 倍,其絮體沉淀速度相對較快, 容易減少絮體對于水中 SS 的捕捉效率,因此投加量越大,SS 的去除效果提升越不明顯。
2.3 總磷的去除
由圖 3 中的結果可知,增加混凝劑的量可以提高除磷效果,且除磷效率與助凝劑無顯著相關性。 投加 40 mg/L 以上的PAC 或PAFC 均能使得礦區廢水中的總磷達到85 %以上的去除率,出水
總磷濃度小于 0.4 mg/L,達一級排放標準。 礦區生活污水中的 P 主要來源于洗滌劑, 大致以三種形態存在:正磷酸鹽、聚磷酸鹽和有機磷, 其中溶解性無機正磷酸鹽占大多數。 無機高分子絮凝劑在廢水除磷中的作用主要有兩種, 一方面發生絮凝反應,使得磷酸鹽膠體脫穩;另一方面發生相的轉移,使溶解性的磷酸鹽轉化為非溶解性的顆粒態。同時,投加一定量的金屬離子,可以利用金屬離子的正電荷性與磷酸鹽的負電荷性產生電荷吸引,再通過金屬離子的沉淀作用固液分離后達到除磷目的。 此外,混凝劑中的主要原材料含有鋁酸鈣,污水中的磷酸鹽極易與 Ca 離子發生沉淀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磷酸鈣, 磷酸鈣進一步被混凝劑產生的絮體捕集去除,會繼續沉淀反應的進行,從而加強水中磷的去除。
3 結論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表明, 強化絮凝沉淀對煤礦生活污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 水中污染物去除效率隨著混凝劑投加量的增加,COD、SS、TP 的最高去除率分別達到 65.7 %、84.6 %和 95.7 %,處理后的出水水質接近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 B 標準,最佳的混凝劑投加量為 40 mg/L~60 mg/L。 少量助凝劑的投加有助于提升污水中 COD 和 SS 的去除, 總磷的去除效率于助凝劑無顯著相關。 該工藝方法簡單、操作方便、運行成本低, 可作為煤礦生活污水處理的前處理或末端深度處理的選擇之一。(來源:煤科集團杭州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