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生物法:CASS工藝是利用自然界的氮循環原理,采用人工控制的方法予以實現的。具體過程為:廢水中的有機氮在好氧條件下離解成氨氮,而后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轉化為硝酸鹽氮(即硝化過程);隨后在缺氧條件下,反硝化菌作用并由碳源提供能量,使硝酸鹽氮部分變成氮氣逸出(即反硝化過程)。整個生物脫氮過程就是氮的分解還原反應,反應能量從有機物中獲取。在硝化與反硝化過程中,影響其脫氮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溫度、溶解氧、PH值、堿度以及反硝化所需碳源等。生物脫氮系統中硝化菌增長速度緩慢,所以要有足夠長的污泥泥齡。反硝化菌的生長主要在缺氧條件下進行,并且要有充裕的碳源提供能量才可促使反硝化過程順利進行。煤化工廢水經過厭氧酸化處理后,廢水中有機物的生物降解性能顯著提高,使后續的好氧生物處理CODcr的去除率達90%以上。其中較難降解的有機物萘、喹啉和吡啶的去除率分別為67%,55%和70%,而一般的好氧處理這些有機物的去除率不到20%。采用CASS工藝處理煤化工廢水,也得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對好氧生物法的改進:4)PACT法:這種方法是將活性炭粉末投放到活性污泥曝氣池中,因為活性炭對溶解氧和有機物有吸附作用,利用這一特點提供給微生物成長所需的食物,有機物的氧化分解能力有所增加濕空氣氧化法可以對使用過的活性炭再生。5)載體流動床生物膜法:也稱CBR,這種方法是一種基于特殊結構填料的生物流化床技術,它將同一個生物單元中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有機結合,將特殊載體填料投放到活性污泥池中,這樣懸浮填料表面就會附著大量微生物,微生物膜就形成了使得填料表面所附著的微生物能達到很高的生物量,相比懸浮生長活性污泥工藝來說池中的生物濃度要提高2~4倍,可達到8~12g/L,所以也成倍的提高了降解效率。此方法使用的填料是經過獨特設計的,通過鼓風曝氣的擾動,在反應池中填料隨水流浮動煤化工廢水中的氧氣和污染物就與附著生長的生物群充分接觸,污染物通過吸附和擴散作用進入生物膜內,被生物膜內的微生物充分降解,大大提高了整體系統的降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