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含油廢水排放量增大。除石油工業中的采油,石油儲運與加工以及各種泄漏事件產生的含油廢水外,輕工業生產中的制革、機械工業中的車削工藝以及食品加工與餐飲等其他行業也會產生大量含油廢水,造成嚴重的環境一社會危害。其中,乳化油廢水因其油滴尺寸小(<20um),體系穩定強,難以通過重力、氣浮等方式實現油水分離,已經成為含油廢水中最難處理的一類廢水。目前乳化油廢水處理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絮凝法、吸附法、膜分離法、磁分離法等,本文就這些方法進行簡要綜述。
絮凝法是指通過投加絮凝劑,使其發揮靜電、吸附架橋與網捕卷掃作用,促進乳化油滴失穩、聚并,最終使絮體沉降或上浮而順利實現油水分離,該方法通常還可以配合氣浮、旋流、生物法等使用。鄭懷禮等舊’在聚合氯化鋁(PAC)和聚合硫酸鐵(PFS)中引入適量的磷酸,生成聚磷氯化鋁和聚磷硫酸鐵,其乳化油絮凝效果明顯優于PAC和PFS,濁度去除率高達99.5%,除油率達到99%以上,且處理成本也有所降低。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Gao等將丙烯酰胺,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銨和丙烯酸丁酯通過自由基膠束共聚合成功制得疏水改性的陽離子性聚丙烯酰胺,當其用量為50mg/L時,除油率可以達到93.4%;且它與可溶性淀粉、硫酸鋁具有很好的協同作用,可提高除油效率。Zhao等通過殼聚糖(Cs)與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的接枝共聚,制得了兩親型陽離子殼聚糖基絮凝劑,發現其在乳化油廢水處理中的絮凝效果比CS、PAC與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更加優異。絮凝法雖然工藝簡單,效果好,適應性強,但是絮凝劑投加后所需的靜置時間長,且形成的絮體易漂浮,導致后續絮體分離效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