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混凝氣浮工藝,利用復配的混凝劑(鋁鹽和高分子絮凝劑)的電中和、吸附架橋和網捕作用對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如本系統廢水中細小的油脂顆粒)和膠體進行絮凝聚合,再通過溶氣氣浮裝置使絮體和乳化油等難以通過沉淀分離較輕的懸浮物,隨微氣泡上浮到水面。廢水在混凝氣浮裝置可去除大部分的LAS和懸浮物(及油脂),有利于后繼生化處理。本系統在預處理段和生化處理后段各設置1套處理能力為5m3/h混凝氣浮設備,分別對生化池進水和出水進行處理。充分應用微氣泡發生技術、次表面捕集技術、浮渣循環絮凝技術、層流分離技術等多種先進技術的優化組合。同步實現沉淀與浮上兩種分離方式,最大允許進水懸浮物高達10g/L,可以適應超高負荷(8~30m3/m2·h),是傳統溶氣氣浮3-5倍。設備集成程度高,占地省,充分利用循環浮渣的剩余藥效,運行成本低,比傳統氣浮節約藥劑15-30%。該設備LBH=3.2m×1.6m×2m,設計表面負荷3m3/m2·h,預期效果ECOD=65%。本系統采用A/O生化工藝,其中一級生化為兼氧生化,將厭氧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水中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經過水解性發酵細菌的作用首先分解成小分子水溶性有機物,進而在產酸發酵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結構更為簡單、分子量更小的化合物(有機酸和醇等);表面活性劑類物質(硬脂酸鹽類)被水解為小分子后失去發泡能力,大大減少了生化系統的化學性泡沫。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該系統具有耐沖擊負荷、能耗少、效果好、維護費用低的特點。同時,水解酸化具有一定的氨化作用,以便于在后續的生化系統中通過硝化、反硝化原理得以去除。本系統好氧生化工藝采用接觸氧化法,接觸氧化池具有容積負荷高、生物活性強、運行穩定、掛膜容易、占地面積小、投資低等特點。兼氧池裝有填料,好氧池底部設置微孔曝氣器,末端配置回流泵,將混合液回流至兼氧池前端,進水量:回流量設置為2:1,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充分氧化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并具有一定的脫氮除磷效果。
針對前文敘述化妝品廢水的特點,采用格柵+混凝氣浮+A/O的組合處理工藝,高效氣浮代替傳統的沉淀池,在充分節省占地面積的同時,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質,保證廢水穩定達標排放。引進MBR工藝,能夠有效提高生化池污泥濃度,進一步提高污染物去除率,為企業遠期進行廢水的深度處理和循環利用提供有利條件。本著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宗旨,此套工藝在類似廢水處理項目中具有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