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法因經濟、高效而被廣泛地用于高鹽有機廢水的處理。目前,研究熱點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①嗜鹽微生物的培養和馴化;②不同生物處理工藝的研究。
嗜鹽微生物的培養和馴化
高鹽環境對生物處理有抑制作用。在高鹽條件下,微生物代謝酶的活性降低,生長緩慢,產率系數低。因此通過篩選、培養和馴化得到耐鹽且耐沖擊的嗜鹽微生物是生物法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但目前關于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動力學研究報道較少李維國等從曬鹽池鹽水中分離出一株中度嗜鹽菌株YS-1,探索了該菌株強化高鹽有機廢水的實驗。結果表明:經72h后模擬廢水的COD去除率為90.0%,120h的COD去除率提高到98.1%,證明通過分離篩選嗜鹽菌強化高鹽有機工業廢水處理具有可行性。駱新芳等經富集、馴化手段獲得5株高鹽苯胺降解菌,這5株細菌的生長較為迅速,延遲期和平穩期均很短。生長最適溫度為25℃、最適pH值接近中性、對鹽的耐受性可達質量分數18%,對實際廢水的耐受性可達質量分數30%。王祖佑等采用3株高效耐鹽菌對蘭州石化模擬廢水進行處理,探討了廢水處理前后pH值、BOD5等數據的變化,同時考察了營養物質的添加對COD去除率的影響。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結果表明,處理后廢水pH值下降,BOD5大幅升高,且高效耐鹽菌在含鹽質量分數3%時COD去除率可達80%以上,外加碳除率影響較小。孔秀琴等研究了光合細菌處理高含鹽有機廢水的可行性及其特點。結果表明:在高含鹽廢水中對光合細菌進行一定時間的馴化,可以得到耐鹽能力較強且具有高降解活性的光合細菌菌群,在Cl-的質量濃度為73g/L、COD為3.9g/L時,經過3天處理,COD的去除率可達77%;光合細菌能快速適應Cl-含量的驟然升降,保證出水水質。Abou-Elela等從蔬菜加工廠含鹽質量分數7.2%的廢水中篩選分離出木糖葡萄糖菌,并對其進行培養和馴化。通過含鹽質量分數0.5%~3%的模擬廢水考察了活性污泥和接種了木糖葡萄糖菌耐鹽微生物的活性污泥的性能,結果表明,當含鹽質量分數低于1%時,兩種污泥的COD去除率基本相同(80%~90%),但當含鹽質量分數提高到2%時,接種了木糖葡萄糖菌耐鹽微生物的活性污泥COD去除率為91%,而沒有接種的活性污泥COD去除率只有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