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開發生產中,產生大量的含油污水,這種污水不同于一般的含油污水。目前陸上油田大部分含油污水采用三段式處理工藝處理后回注,但其處理后水質難以達到石油行業注水標準SY/T5329—1994,嚴重影響到油田的開發生產。克拉瑪依油田采油二廠含油污水處理站,由于建站早,處理工藝技術落后,污水成分復雜,含有各區塊產出污水、洗井水等,處理后的水質指標一直未能達標。針對這種水質,我們對其進行了處理技術研究。經過調研、進行室內和現場研究發現,該站的含油污水,含有大量的有害雜質,水呈灰黑色,由于水溫及礦化度適宜,加上有害雜質的互相促進,使得產出污水為一種穩定的O/W乳液。在這種穩定的乳液中,加入的水處理藥劑如絮凝劑、殺菌劑等,由于乳狀液的界面吸附作用,使得處理效果大大下降,處理后的水難以達到行業標準。因此,我們根據該污水站的含油污水特點,將O/W型破乳劑與水處理劑結合使用,采用化學和物理的方法,研究出適合該污水站含油污水的處理工藝配方,按此工藝配方處理后的水質指標全部達到石油行業注水標準。
1 實驗部分
1.1 主要儀器及檢測設備
721型分光光度計;BG—1型微孔薄膜過濾器;電熱恒溫水浴鍋;砂濾柱;油田現場用測硫管、測鐵管、測氧管、SRB、TGB測試瓶等。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1.2 藥劑
O/W破乳劑若干種;水處理藥劑若干種。
1.3 水處理方法
于1000mL水樣中加入一定量的破乳劑和水處理藥劑,攪拌一定的時間,然后靜置沉降15min左右,經砂濾器過濾后測定各項水質指標。
研究表明,采用新技術處理工藝對采油二廠的含油污水進行處理,可使含油高達780mg/L的含油污水成為合格的注入水。
處理后的水其主要指標為含油0~2.5mg/L、懸浮物<2mg/L、MF27.5、腐蝕速度為0.004mm/a、不結垢,細菌得到抑制,SRB10個/mL,處理后的水與地層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無沉淀,鈣、鎂離子總量無變化,與地層水配伍性好。該處理方案可充分利用現有設備和流程,按一定順序加入藥劑,經沉淀、過濾即可,工藝簡單,處理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