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 合成革廢水中含有DMF(二甲基甲酰胺),DMF 化學性質穩定,有毒性,化學式為(CH3)2NHCHO,DMF 在合成革生產上作為有機溶劑使用,生產過程中大量的DMF 進入合成革廢水中。因此,對PU 合成革廢水的有效處理中必須考慮對DMF 的有效降解。而DMF 在生化等降解過程中,產物之一就是氨氮,因此,有效消除和降解氨氮將成為合成革廢水處理的難點之一。
目前,制革廢水除氮工藝方法主要有化學氧化法、離子交換法、化學沉淀法、吹脫法、膜法、生物法等,這些技術方法對制革廢水除氮都有一定的效果〔1, 2, 3, 4, 5, 6〕,但都普遍存在一些缺陷,如產生二次污染、運行費用高、排放廢水氨氮不能達標等等。
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Process) 內懸浮填料的內外表面均能附著生長生物膜,填料在曝氣或機械攪拌作用下,在反應池內呈流化狀態,生物膜與廢水接觸充分,因此,MBBR 對難降解的高強度工業廢水具有很好的處理效果。
MBR(Membrane Bioreactors)依靠微濾或超濾膜的過濾作用,實現對反應器內微生物完全的截留作用,對生長繼代長的細菌,如硝化菌,實現快速的富集,從而促進氨氮的完全硝化降解過程。
筆者根據MBBR 和MBR 的特點,試驗研究采用厭氧MBBR-好氧MBR 組合工藝處理杭州富陽興業合成革有限公司的生化工藝出水,并重點考察了該工藝對氨氮等氮化物的去除作用。
1 試驗與方法
1.1 材料與方法
試劑:重鉻酸鉀、硫酸亞鐵銨、硫酸亞鐵、水楊酸、亞硝基鐵氰化鈉、硫酸銀、硫酸汞、次氯酸鈉、過硫酸鉀、氫氧化鈉、鹽酸、硫酸,上述試劑均為分析純。
儀 器:JJ-1 型精密增力電動攪拌器,江蘇省金壇市江南儀器廠;HBA-100 型標準COD 消解器,江蘇江環分析儀器有限公司;SP-150A 型生化培養箱,南京恒裕儀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ET99724A 型微電腦BOD 測定儀,北京艾諾威商貿有限公司;UV-2550 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HI2400 溶氧儀;便攜式pH 計;壓力蒸汽消解器。
厭氧MBBR 反應器: 外觀尺寸為200 mm ×220 mm×500 mm,8 mm 有機玻璃制作;填料為聚乙烯材質,外觀呈空圓柱體,高7 mm,直徑10 mm,內部有十字支撐,密度小于水,空隙率88%,可供生物膜附著的比表面積約500 m2/m3。填料的填充率為30%,氣水比約為20∶1,整個池的填料呈良好的流化狀態,接種污泥來自宜興市清源市政污水處理廠厭氧段。
好氧MBR 反應器: 外觀尺寸為290 mm ×220 mm×400 mm,8 mm 有機玻璃制作;內置平板膜3 片,膜片為江蘇大孚膜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有機高分子平板膜,尺寸300 mm×200 mm,有效膜面積為0.05 m2,孔徑0.1~0.4 μm,最大膜通量0.2 m3/(m2·d);微孔曝氣; 間歇抽吸;HRT 為20 h;MLSS 8.0~10.0 g/L。接種污泥來自宜興市清源市政污水處理廠好氧段。
分析方法:COD 采用重鉻酸鉀法(GB 11914—1989); 氨氮采用水楊酸- 次氯酸鹽光度法(GB7481—1987);總氮采用過硫酸鉀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GB 11894—1989)。
1.2 廢水來源及特性
試驗中所用PU 合成革廢水的水質指標:COD約59.35~416 mg/L,氨氮約48.5~311.74 mg/L,總氮約203.1~360.63 mg/L。
試驗中所用厭氧MBBR-好氧MBR 組合工藝流程如圖 1 所示。
圖 1 厭氧MBBR-好氧MBR 組合工藝流程
合成革廢水進入厭氧反應池首先進行厭氧反應,將廢水中的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同時經過反硝化反應,將廢水中的NO2--N、NO3--N 轉化為N2,厭氧反應池的HRT 是15 h; 然后廢水經過厭氧反應池溢流進入好氧MBR 反應池進行硝化反應,廢水中的氨氮被轉化為NO2--N、NO3--N,MBR 反應器中廢水回流至厭氧反應器完成廢水脫氮過程,或通過膜出水。
廢水運行試驗可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啟動階段(1~32 d)和穩定運行階段(33 d 以后)。初期對好氧池悶曝、厭氧池攪拌約5 d,5 d 以后組合工藝間歇進水和出水,進水COD 210.9~1 276.2 mg/L,氨氮136.8~280.4 mg/L,總氮242.2~572.8 mg/L。至32 d后,組合工藝開始進入穩定運行階段,該階段進水COD 258.0~512.0 mg/L,氨氮40.1~255.6 mg/L,總氮133.2~328.2 mg/L,維持整個組合工藝的連續進水和出水。
2 運行結果分析
2.1 組合工藝對COD 的去除效果
組合工藝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如圖 2 所示。
圖 2 厭氧MBBR-好氧MBR 工藝對合成革廢水中COD 的降解效果
由圖 2 可見,在啟動階段(1~32 d),進水中加入約300 mg/L 的葡萄糖作為補充碳源,連續進水,對組合工藝內的厭氧MBBR 進行機械攪拌、填料掛膜和馴化;對好氧MBR 內的污泥進行悶曝和馴化,包括硝化菌在內的微生物將在MBR 內停留任意長的時間,污染物將會得到充分的降解。由圖 2 可見,啟動階段調試進水COD 從1 276.2 mg/L 降至210.9mg/L,出水COD 在100~158 mg/L 之間,出水COD 大于100 mg/L,在啟動階段,總體上,COD 去除率呈下降趨勢,平均去除率僅64.3%。穩定運行階段(33~105 d),進水COD 平均維持在358.8 mg/L,而出水COD 平均為45.5 mg/L,組合工藝對COD 的去除率平均為72.4%,出水COD 基本低于50 mg/L。
上述分析說明,當控制進水COD 維持在400mg/L 以下時,該工藝對PU 制革廢水中的COD 有良好去除作用,可將出水COD 維持在50 mg/L 以下。
厭氧MBBR 和好氧MBR 組合工藝對COD 的直接作用是在好氧MBR 部分實現的。厭氧MBBR對進水COD 的去除率為25.9%; 而好氧MBR 對厭氧MBBR 出水中COD 的去除率則達到平均約83.6%。厭氧MBBR 階段僅對合成革廢水中的難降解物質做了較為充分的厭氧水解作用,對COD 的去除作用則不明顯。
2.2 組合工藝對氨氮的去除效果
控制厭氧MBBR 中的pH 在7.90~8.40,溫度在25~26 ℃; 控制好氧MBR 中的pH 在6.80~7.30,溫度在25~27℃,溶解氧控制在2~4 mg/L 左右,測定組合工藝中各單元對氨氮的去除效果,結果如圖 3所示。
圖 3 厭氧MBBR 和好氧MBR 對氨氮的去除效果
由圖 3 可見,厭氧MBBR+好氧MBR 組合工藝中,每一個工藝單元對氨氮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厭氧MBBR 階段、好氧MBR 及組合工藝整體對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分別為54.6%、62.6%和80.4%,但由于進水氨氮在1~72 d 的時間里,整體氨氮質量濃度在200 mg/L 左右,出水氨氮質量濃度波動較大,平均約47 mg/L,難以穩定地低于10 mg/L。可見較高濃度的氨氮對氨氮降解菌的活性形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從73~103 d,進水合成革廢水中的氨氮質量濃度降至約50 mg/L,則出水氨氮質量濃度穩定地低于8 mg/L,均值為3.9 mg/L,可見MBR 對硝化菌的截留富集效果較好。
2.3 組合工藝對總氮的去除效果
組合工藝中各單元反應器對總氮的去除效果如圖 4 所示。
圖 4 厭氧MBBR 和好氧MBR 對總氮的去除效果
由圖 4 可見,雖然進水總氮的濃度波動較大,但好氧MBR 出水總氮濃度一直在穩定降低,厭氧MBBR+好氧MBR 組合工藝對總氮的去除率也隨之繼續提高至90%以上。當進水氨氮質量濃度處于150~300 mg/L 時,出水總氮的質量濃度穩定低于10mg/L,達到了排放標準的要求。
2.4 運行成本分析
試驗工藝的運行成本僅具體包括: 電費和試劑費,不包括人工成本。關于材料的參考計算價格見表 1。
污水的運行成本=電費+鹽酸費用+氫氧化鈉費用+葡萄糖費用。因此,由表 1 可知,按照材料的參考價格和試驗過程中的用量,每噸廢水的處理運行費用大約為9.9 元/m3。
3 結論
采用厭氧MBBR-好氧MBR 反應器處理PU 合成廢水試驗表明:
(1)維持PU 合成革廢水中氨氮和總氮的質量濃度分別小于40 mg/L 和150~300 mg/L 時,組合工藝的總出水中的氨氮質量濃度可穩定低于8 mg/L,總氮質量濃度可穩定低于15 mg/L,均達到《合成革與人造革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2—2008)的要求。
(2)可以采用厭氧MBBR+好氧MBR 反應器處理含DMF 的PU 合成革廢水,在有效降解COD 的同時,氨氮等各種氮化物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降解。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