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節油加工是我國林產業化學工業最重要的產業,在其加工過程中,產生一種酸性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其中主要成分包括單寧酸、酚類物質、樹脂酸、草酸及草酸鹽、有機色素、乳化狀松脂和松節油等。該廢水具有排放量大、COD 高、難生物降解等特點。
Fe/C 微電解通過鐵屑與活性炭之間形成的原電池的作用,以及Fe2+和[H]的還原作用,通過電化學反應,使廢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斷裂、開環,然后再加入H2O2,使微電解生產的Fe2+與H2O2形成Fenton 體系,反應產生的強氧化性的·OH 自由基使有機分子礦化分解,從而達到去除有機物的目的。Fe/C 微電解和Fenton 法已廣泛應用于制漿造紙、燃料、電鍍、日化、農藥等廢水處理工程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筆者實驗采用Fe/C 微電解—Fenton氧化處理松節油加工廢水,使難降解的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廢水最終達到排放標準。
1 實驗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廢水
廢水取自廣東某松節油加工公司物化處理后的廢水,原廢水為淺黃色,具有刺鼻的松香氣味,pH 約為2,COD 約為12 000~15 000,B/C 約為0.10~0.12,屬于難生化降解廢水。
1.2 實驗儀器和試劑
250 mL 全回流消解裝置;PHSJ-4A 型pH 調節計,上海雷磁有限公司;110/0.000 1 g AL104 型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恒溫生化培養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恒溫磁力攪拌器,上海司樂儀器有限公司;空氣泵;曝氣頭。
實驗前將鐵屑用10%的NaOH 溶液浸泡30 min,去除表面油污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5%的H2SO4溶液浸泡5 min,去除表面鐵銹,使鐵屑活化;活性炭用清水反復沖洗。
硫酸鐵、氫氧化鈉、濃硫酸、硫酸銀、氯化鈣、三氯化鐵、葡萄糖、谷氨酸、鹽酸、氫氧化鈉、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氯化銨、七水合磷酸氫二鈉、硫酸錳、碘化鉀、淀粉、硫代硫酸鈉、硫酸汞、硫酸亞鐵銨、H2O2、硫酸亞鐵、鄰菲羅啉,均為分析純;重鉻酸鉀,優級純。
1.3 實驗方法
取500 mL 的松脂加工廢水,調節其pH 至設定值,然后加入到1 000 mL 的燒杯中,將一定量的鐵屑、活性炭放置于其中,進行曝氣反應。反應至設定時間后,測定COD、色度、BOD5。
取Fe/C 微電解后廢水500 mL 倒入1 000 mL燒杯中,調節pH 至設定值,加入H2O2,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定COD、BOD5。
Fe/C 微電解實驗中先進行正交實驗,以確定一些因素對廢水COD 去除率的影響大小,再進行各影響因素的具體單因素實驗,以確定最佳處理條件。
1.4 實驗分析方法
(1)COD 的測定:調節pH 至9 左右,測定上清液的COD。COD 測定采用重鉻酸鉀氧化法(GB11914—1989)。
(2)色度的測定:采用稀釋倍數法(GB 11903—1989)。
(3)BOD5的測定:采用稀釋接種法(GB 7488—1987)。
2 結果與討論
2.1 正交實驗與結果分析
在初步研究的基礎上,設計了以鐵屑投加量、鐵炭比和廢水初始pH 為變量的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實驗,來確定Fe/C 微電解工藝處理松節油加工廢水的最佳運行條件,實驗安排采用標準的L9(34)選優方案。實驗以廢水COD 去除率作為處理效果的評價指標,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表如表1 所示,實驗結果如表2 所示。
由表1、表2 可見,極差越大,說明這個因素的水平改變時對實驗指標的影響越大。由表2 極差分析可知,影響COD 去除率的3 個因素的主次順序為:鐵屑投加量>鐵炭比>廢水初始pH,即鐵屑投加量對Fe/C 微電解處理效果影響最大,其次是鐵炭比和pH。COD 去除率達到最大的條件為A3B1C1,即鐵屑的投加量為100 g/L,鐵炭比為1,pH 為1。
2.2 單因素實驗結果及討論
2.2.1鐵屑投加量對微電解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鐵炭比為1,廢水初始pH 為1,室溫,反應2 h的條件下,改變鐵屑投加量,考察不同鐵屑投加量對微電解處理松脂加工廢水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 可見,鐵屑投加量在小于100 g/L 時,增加鐵屑投加量,更多鐵屑和炭粒之間形成的原電池通過氧化還原作用,以及Fe2+和[H]的還原作用,使廢水中難生物降解的化合物開環、氧化,從而COD、色度的去除率以及B/C 迅速提高;而高于100 g/L 繼續增加鐵屑投加量,COD 去除率增加緩慢。當廢水初始COD 為15 284 mg/L,B/C 為0.12 時,鐵屑投加量為100 g/L 時,廢水經過2 h 微電解處理后COD的去除率達到80.1%,色度的去除率可以達到95%,B/C 提高到0.43。
2.2.2鐵炭比對微電解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鐵屑投加量為100 g/L,廢水初始pH 為1.0,室溫,反應2 h 的條件下,改變鐵炭比,考察不同鐵炭比對微電解處理松脂加工廢水的影響,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 可見,在鐵炭比較低時,溶液中所形成的原電池數量有限,原電池數量隨著鐵炭比增大而增加,COD、色度的去除率以及B/C 也隨之提高,但是當鐵炭比超過1 之后,處理效果又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因為:當鐵炭比超過1 時,鐵不是和碳形成原電池,反而是加速溶解,更多的Fe2+進入溶液,由于曝氣被氧化成Fe3+,使溶液色度增大,且不利于Fe/C 微電解的電化學反應,當鐵炭比為1 時,處理效果最好。
2.2.3廢水初始pH 對微電解效果的影響
在鐵屑投加量為100 g/L,鐵炭比為1,室溫,反應2 h 的條件下,改變廢水初始pH,考察不同初始pH 對微電解處理松脂加工廢水的影響,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 可見,由于較強的酸性條件有利于微電解電化學反應的進行,隨著pH 的不斷增加,廢水COD、色度的去除率以及B/C 不斷地降低。但是pH過低不僅會增加酸的成本,而且會使鐵屑消耗量大,相應鐵屑成本也增大,水中溶解性鐵含量增大,污泥量增多。在pH≤2 的范圍內,處理效果下降不明顯,因此確定Fe/C 微電解最佳的初始pH 為2。
經過正交實驗和單因素實驗,確定Fe/C 微電解單元的最佳運行條件:鐵屑投加量為100 g/L,鐵炭比為1,廢水初始pH 為2,反應時間為2 h。在此操作條件下,處理后廢水的COD、色度的去除率可以達到84.2% 、96%,B/C 從0.12 升高到0.41,pH 為3.0~3.2。
3 Fenton 氧化實驗結果與分析
3.1 H2O2的投加量對Fenton 氧化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不同H2O2投加量的條件下進行Fenton 氧化處理效果的對比實驗,直接利用Fe/C 微電解處理進入廢水中的Fe2+,在pH 為3 的條件下反應2 h,考察H2O2的投加量對Fenton 氧化處理效果的影響,結果如圖4 所示。
由圖4 可見,隨著H2O2投加量的增加,溶液中的具有極強氧化作用的·OH 自由基不斷增多,與有機污染物發生快速的鏈式反應,廢水的COD 去除率、B/C 不斷升高。但是,當H2O2投加量繼續增加,超過8 mL 時,COD 去除率、B/C 基本不再增加,這可能是因為過量的H2O2會清除·OH 自由基,同時會將溶液中部分Fe2+氧化成Fe3+,而對污染物的去除并沒有增加。
3.2 超聲和UV 對Fenton 處理效果的影響
目前,不少研究工作者把紫外光、微波、超聲等引入到Fenton 反應體系中,極大地提高了Fenton 氧化的處理效果。在Fenton、UV/Fenton、超聲/Fenton這3 種體系下,控制條件:pH 為3、H2O2的投加量為8 mL,分別在不同時間取樣,考察反應時間對3 種體系下COD 去除率的影響,結果如圖5 所示。
由圖5 可見,UV 和超聲波的引入都能夠提高Fenton 氧化的處理效率,縮短反應時間,超聲Fenton體系下對有機物的降解效率大于普通Fenton 和UV/Fenton。這可能是因為超聲波促進H2O2氧化分解形成·OH 自由基,從而提高H2O2的利用率,而且超聲的機械攪拌和傳質作用,可以促進·OH 自由基、反應物、生成物在水中的擴散,從而提升Fenton的氧化效率和速率。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4 結論
(1)Fe/C 微電解是一種有效的松節油加工廢水處理方法,在鐵屑投加量為100 g/L,鐵炭比為1,廢水初始pH 為2,反應時間為2 h 的條件下,反應后廢水COD、色度的去除率可以達到84.2%和96%,B/C 從0.12 升高到0.41。
(2)Fenton 氧化處理Fe/C 微電解處理后廢水,在H2O2的投加量為8 mL,無需投加FeSO4的條件下,廢水的COD 的去除率可以達到90%,B/C 從0.41 升高到0.64。
(3)超聲波對Fenton 氧化體系具有強化作用,在超聲功率為100 W 的條件下,可以使廢水的COD的去除率提高到98.5%,而且也提高了處理速率。
(4)通過Fe/C 微電解—超聲強化Fenton 氧化法處理松節油加工廢水,其處理后廢水COD≤100mg/L、色度≤5,根據《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的要求,達到了二級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