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從食材中篩選純化的特定微生物制成復合菌劑,在自然、厭氧和曝氣3種不同的供氧條件下,添加不同比例的菌劑處理生活污水,以COD和氨氮濃度為參考指標,考察菌劑對污水的凈化效果,并分析其原因。
結果表明:(1)菌劑投加量在0.5‰~1‰時對污水中COD的去除具有明顯促進作用,自然、厭氧和曝氣3種條件下,COD去除率最大分別提高了8.77%、11.22%和11.11%;(2)氨氮的去除效果受反應條件影響很大,厭氧條件下菌劑對污水中氨氮的去除作用不明顯,自然和曝氣條件下,菌劑對氨氮去除效果顯著,去除率增幅最高分別達到22.6%和52.28%;(3)以0.5‰的菌劑投加量曝氣處理2 d,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可以分別提高11.11%和14.13%,初步研究顯示,該菌劑對生活污水具有較好的凈化效果。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污水凈化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對于環境保護、再生水資源利用和促進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比傳統的理化技術,以微生物菌劑進行污水凈化具有操作方便、經濟高效、應用范圍廣、無二次污染等明顯優勢,在當前污水處理技術中綜合性價比極高,已逐步成為研究和應用的熱點。
微生物菌劑一般是由多種不同類型且具有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微生物組成,是一種互利共存的混合生物體,通過微生物的生長代謝將污染物逐漸降解,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微生物菌劑可以直接投加到污水中,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設備或工藝,比其他生物處理工藝更節約成本,操作更簡單,更容易實施。
傳統的微生物菌劑中的菌體大都是從污染環境中篩選出來的,篩選過程相對復雜,安全性、環保性等需要全面評價,一定程度上需要尋找新的替代菌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材中即含有豐富的微生物,如食品發酵中的乳酸菌、酵母菌和納豆菌等,不但有益人體健康,同時還具有降解環境污染物的功效。這些微生物大都已長期廣泛應用,來源背景清晰,安全性高、環保性好,取材方便,篩選過程簡單。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所以,從食材中篩選微生物制備菌劑,能充分利用微生物資源,在污水處理、環境保護等方面具有廣闊的開發應用前景。本實驗即首次利用從食材中分離獲得的特定微生物,制備成菌劑處理生活污水,以評價污水處理的2個最常用指標COD和氨氮為參考,研究該菌劑的使用效果并分析其原因,為該菌劑的研制提供理論支持,也為相關領域微生物菌劑的開發和應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材料與方法
1.1微生物菌劑
由本實驗室經篩選優化的特定微生物按一定比例在適當條件下混合培養配成復合菌劑(另文申請專利及發表)。
詳情請點擊下載附件:一種新型微生物菌劑處理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