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黄网站_性福利视频_嫩草91_黄色av中文

客服電話:400-000-2365

浙江省污水資源化現狀與對策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時間:2013-8-24 9:14:27

污水處理技術 | 匯聚全球環保力量,降低企業治污成本

摘要:通過對浙江省水資源概況的介紹和當前污水資源化的現狀分析,提出盡快實現浙江省污水資源化是解決當前全省水資源短缺和污染的一項有效途徑,并具體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為浙江省污水資源化的相關研究提供基礎和借鑒。

關鍵詞:水資源,污水資源化,現狀,對策分析

一、浙江省水資源現狀

盡管浙江省多年平均年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位居全國前列,但全省人均年水資源占有量低。2009年浙江水資源公報顯示,全省年水資源總量為931.35億m3,人均年水資源量為1 800 m3,低于聯合國2 000 m3的貧水警戒線標準。而且浙江省水資源受到時空分布不均勻的限制,人口分布、經濟布局與水資源條件不匹配,省內70%的降水集中在5—10月的梅汛與臺汛期,年際水量差異大,豐水年和枯水年相差2.5倍。環杭州灣地區的經濟總量占全省的70%,人口占全省的50%,但水資源總量僅為全省的1/4;而浙西南山區(縣)水資源豐沛,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是前者的數倍。隨著地方工業經濟的發展,水資源不足將越來越制約經濟的發展,為了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二、浙江省污水資源化的現狀

1.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浙江省現在大部分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滯后,雨污不分,生活與工業污水不分, 污水收集率不高,導致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量低于設計處理能力,使污水處理廠整體效率下降。污水處理設施不能滿負荷運轉,污水實際處理量與其設計處理能力之間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就是城市污水收集系統建設起步較晚,污水管網系統與污水處理廠建設不配套。

全省現有污水處理廠的情況是:繼2007 年浙江省全面完成縣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任務后,省政府從2008 年至2012 年, 每年將在全省再建100 個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再配套建設1 000 km 污水收集管網,爭取用5年的時間基本完成全省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進一步提高城鎮污水入網率、處理率和達標率。截至2009 年,全省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199 座(其中縣城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93 座,鎮級污水處理廠106 座), 污水管網總長16 718 km, 污水處理總能力達到781 t/d,年處理污水總量22.22 億t。

2.污水處理與回用狀況

隨著浙江省污水處理工程陸續投入運行,污水處理能力已大幅度提高,對改善水質及其他生態環境指標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根據浙江省水文局定期發布的《水資源質量通報》,全省各主要監測斷面的水質情況在逐年好轉,江河湖泊總體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大部分河段水質達到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

根據《浙江省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浙江省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已經從2006 年的525.1 萬t 提高到2009 年的781 萬t,污水處理率從2006 年的55.8%提高到2009 年的77.4%,污水總體排放達標率從2006 年的68.3%提高到2009年的91.7%。

根據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處的預測,按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分開計算,2010 年浙江省污水總量為38.9 億t/a。為了保證處理需要處理的污水量,達到污水處理率目標,城鎮污水管網必須收集并輸送足夠的城鎮污水到污水處理廠。2010 年全省城鎮規劃建成區面積為2 833.3 km2, 污水處理率為74.59%,即污水管網覆蓋率須達到85%左右,全省城鎮排水管網覆蓋面積應達到2 408.3 km2。到2010年, 浙江省需新增污水處理能力821萬t/d,配套管網6 942 km,新增污水再生利用能力159 萬t/d。

三、污水資源化影響因素

1.缺乏系統的污水資源化規劃

傳統的水資源規劃模式通常只重視供給規劃,往往忽視資源的多樣性,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手段單一。水資源相對其他資源而言,公共性和非排他性更為突出,一條河的水資源配置涉及流域內所有行政區和多個部門的利益,加上浙江省水資源的分布相對經濟結構來說又十分不合理,浙西欠發達地區水資源富余,浙東經濟發達地區水資源緊缺,因此在遵從自然規律的情況下,由政府對全社會的用水結構進行統籌規劃, 實現地區、流域之間的水資源合理配置,是浙江省今后一段時期科學配置水資源,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2.設施建設滯后、技術更新緩慢

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 現有污水管網不配套。盡管浙江省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速度已經加快,但仍然滯后于城市發展的需要。全省的污水目前還不能完全收集, 管網需要進一步完善,及時對輸水管網和用水器具進行必要的維修檢查。一些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成后,由于難以落實配套管網的建設資金,難以發揮投資效益。

污水資源化技術更新遲緩。已有的污水回用技術較為陳舊,部分污水處理廠設計、建設時間較早,處理工藝已不能適應新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的要求。這些污水處理廠技術上的嚴重缺陷, 導致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 造成出水水質總體達標率偏低(按三項指標評價約61.8%), 直接影響了水環境質量。

3.水資源的價格機制不合理

目前,浙江省的水價調整是以補償供水運營成本、減少財政補貼為目的, 沒有體現水作為稀缺資源的價值。水價形成沒有充分起到對水資源供需關系的調控作用, 城市供水水價、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收費之間尚未形成合理的比價關系,尚未形成有效的中水回用激勵機制。部分地區的污水處理費是和自來水水費一起由供水部門計收,而污水處理工作卻由污水處理廠來完成,因此造成了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不高,收費率低,不足以補償污水處理設施的投資和運營成本,更談不上落實污水再生利用設施的建設和運營資金。

從現階段水價構成來看,主要表現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合理:一是水價總體水平偏低,導致水價與其他商品的比價不合理,很多高產值高利潤的產品價格中耗水成本微乎其微。二是原水(指水利工程供水)與成品水差價不合理。原水是生產成品水的原材料, 但由于原水水價一直低于成本,導致水利供水工程管理單位普遍依靠國家補貼維持正常運行。三是季節差價不明顯。對于來源于水庫的原水,豐水季和枯水季的水成本是相差很大的,現行水價不能反映原水在豐水季和枯水季的差別,而現行水價制度不能調節不同季節用水量,導致枯水期用水需求的大量增加,加劇了供求矛盾。

四、污水資源化對策與建議

1.污水資源化的政策要求

污水資源化的推進亟待建立法律和制度保障。完善的立法和技術標準,是污水處理和污水資源化規范發展、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制定科學的技術標準和規范,提出合理的指導性和強制性要求,確定相應的產業和經濟政策, 是推進污水資源化快速有序發展的重要保證。浙江省現階段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對污水再利用產業的市場引導,并保持其順利發展。此類項目的外部經濟性可能會導致污水資源化市場規模低于社會最優水平,因此政府需要采取一定的投資激勵政策,促進污水再利用產業的發展。

污水資源化建設的投資激勵政策,一方面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和貼息貸款等手段加以實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為污水處理回用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來實現。這些措施包括完善政府配套政策,建立良好的投資政策環境。盡快制定市場運作所需要的配套政策, 鼓勵民間投資,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營造市場化運作的外部環境。加強對社會投資者的協調服務,增強政策的透明度和穩定性,通過完善法規、健全監管制度,保證投融資體制長效發展的機制。

浙江省在污水資源化方面的政策扶持近年有很大改觀。2005 年10月,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綱要》,以后的《浙江“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目標。隨著全社會的節水和環保意識日益增強,浙江省《綱要》的發布與實施一方面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城市需水量的增長,另一方面也會大大增加再生水廠及再生水設備、污水處理廠及污水處理設備的需求。

2.污水資源化的系統規劃要求

污水資源化應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城市水資源合理分配與開發利用計劃,在綜合平衡、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針對城市實際情況進行總體規劃,確定其應有的位置和作用。城市排水和中水回用實行統一規劃、配套和建設、養護、管理并重。

首先,調整好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戰略方向。長期以來,浙江省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一直局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有關部門應該將視線轉移到污水資源化上,將污水資源化作為水資源開發利用的一個方向,加快污水的處理、開發和利用步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其次,做好城市污水處理及回用專項系統規劃。明確城鎮水污染控制區的范圍與責任,對劃分的水環境功能區實施排污總量控制,使各功能區水質,特別是城市水廠水源地的水質達到水環境質量標準;按不同區域提出城市污水處理的不同期限的處理率要求和排放水體的標準,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應同時考慮污水利用,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

3.加大污水資源化的投資與建設

浙江省目前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不高,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壓力越來越大, 因此,今后仍需要加大對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投資和建設。

增加政府投入力度,保證穩定的財政資金來源。浙江省現有的污水處理工程設施數量相對少、規模小,而且技術較落后。省、市、縣級政府應該增加財政投入, 加強污水資源化的科學研究, 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修建污水處理工程設施,把污水當成一項產業來開發。統籌預算內、外的政府專項資金,使政府投資在引導社會各類資金中起基礎性、決定性作用。逐步提高財政預算資金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及回用建設的比重,建立相對集中、穩步增長的財政投入制度。

4.分層次的水資源價格機制的建立

浙江省現行水價偏低,已不能正確反映水資源的真正價值,水浪費現象嚴重,不能得到高效使用。要加快污水資源化步伐, 必須有相應政策作保障。有關部門可以調整和完善水價政策, 建立分層次的水資源的價格體制,同時出臺污水資源化的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共同開發污水資源。

現在,浙江省已經全面開始通過采用用水定額及階梯式水價(分層次的水資源的價格機制)的方法,在保證居民的合理生活用水的基礎上,限制浪費, 加強全社會節水意識的培養。實踐證明,階梯水價作為利用水價調控用水量的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計價方式,需逐步推廣完善。

另外, 在相應政策保障方面,浙江省已邁出可喜的一步。省政府辦公廳已于2006 年年底下發浙江省《關于建設節水型社會的若干意見》,提出浙江省要積極推進水價改革,完善分類水價制度和供水計價方式,對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階梯式計量水價制度,對非居民用戶逐步實行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辦法。2007 年又發布《浙江省節約用水辦法》,規定自2007年10 月l 日起,縣級以上政府應當根據當地水資源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按照定價權限逐步調整水價,實行分類定價、階梯式定價,建立激勵節約用水的價格機制。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5.污水資源化的運營管理模式創新

長期以來,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系統一直是事業單位或準事業單位的運營管理方式, 大多是政府收費,給污水處理廠按事業單位撥款,政府在污水處理投資、建設、監管中完全是“一肩挑”,這使浙江省污水處理事業發展進程不快,效率低下。因此,應盡快實現利用市場機制,引入符合行業特征、有限且有效的競爭,改變原來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體系,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和運行管理市場化,這樣必將拓寬全省城市污水處理的投資渠道,提高政府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BOT(建設—經營—轉讓)、BLT (建設—租賃—轉讓)、BOO(建設—擁有—經營) 等多種模式已在部分地區開展,盡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但隨著政策制定和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這些模式會不斷發展和完善。(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理伦三级 | 天天看天天射 | 欧美日韩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夜色 | 日本在线视频播放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精品乱人伦 | 视频亚洲区 | 一级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首页027007 |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 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一区亚洲二区日本三区 | 少妇宾馆把腿扒开让我添 | 久草免费新视频 | 亚洲精一区二区三区 | 99玖玖视频 | 久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aⅴ久久精品 | xvideos中文版网站入口 | 亚洲麻豆 | 中文字幕第一区二区 |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盗摄 |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画质优化 | 国产精亚洲视频 | 国产在线综合视频 | av网站大全免费 | 久久两性| 久久精久久 | 无码专区无码专区视频网址 | 曰批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极品一区 | 久久人人玩人妻潮喷内射人人 |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色婷婷tv| 特黄aaaaaaaaa毛片免 | 动漫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 | 国产在线视精品在一区二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