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污染濃度極高,持續時間長,若不加處理而直接排放,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分析了滲濾液處理工藝的現狀,并結合國內外的工程實例,重點闡述了滲濾液生物處理技術。
關鍵詞:MSW,垃圾滲濾液,生物處理
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年產生量已達1.6億t,并以每年超過10%的速率增長[1]。由于垃圾成分、資金等方面的原因,我國垃圾的處理、處置在未來幾十年內仍將以填埋技術為主。填埋技術的關鍵問題之一在于如何處理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目前處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學法、生物法、土地法等。物化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學沉淀、膜滲析等,在處理低濃度滲濾液時,有較好的效果,但處理成本高,不適于大水量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并且有時會造成二次污染。而生物法由于其運行費用相對較低,處理效果比較好,并且不會產生化學污泥等,因此被世界各國廣泛使用。
1生物法處理滲濾液
1.1預處理
由于滲濾液成分復雜,沖擊負荷高,僅采用普通生物處理單元和常規運行參數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因此,必須根據水質特點對滲濾液進行預處理,以提高接下來的生物處理效率。
1.1.1氨氮處理水體中過剩NH3-N的污染,是加速水體富營養化進程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濃度游離NH3-N對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同時也會影響微生物正常的生理代謝,抑制微生物對有機物的進一步降解。趙慶良、李湘中[2]的有關研究表明:當氨氮濃度由50mg/L增(北京場道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詳情請點擊下載附件: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生物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