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孔徑為0.8μm的陶瓷膜處理大理石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研究了操作壓差和膜面流速等對膜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合適的操作條件是操作壓差0.07 MPa,膜面流速1.0 m/s,濾出液中固體顆粒的截留率在99.2%~99.8%,膜微濾過程對廢水的pH值和COD值的影響不大。運行中膜通量穩定平均值為400 L/(m2.h),料液的固體質量濃度大于55 g/L時,膜通量明顯下降。對污染膜用清水清洗20 min和體積分數為1%的HNO3溶液清洗30 min,膜通量可以得到完全恢復。滲透液返回生產工序循環使用,截留液進入沉降池。
關鍵詞: 陶瓷膜, 微濾,大理石,廢水
國內在大理石加工過程中對環境產生了大量的污染物,主要為石材加工粉塵和富含石粉末的鋸機、磨機冷卻水。一般成品石塊加工成石板材,其原料利用率僅為60%左右,其余廢料中約有三分之一作為石粉排入廢水中。石材廢水的主要成分是石粉和鋸片冷卻水中加入的不飽和脂肪酸及其皂化物、木素類及其降解物等。這些有機高分子化合物能將石粉中的微小細粒吸附, 使其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膠體狀態,而不被沉降下來,從而造成水體污染[1]。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目前國內對于理石加工行業的污染問題研究較少,已見報道的處理方法僅有絮凝沉降法[2]。但該法的占地面積大, 絮凝沉降的處理時間長, 由鋸片 冷卻劑帶入的高分子化合物易使細小的石粉形成乳濁液甚至膠體, 難以自然沉降去除。近年來, 隨著我國對環境水污染的治理要求越來越高, 對此類廢水的處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當前膜分離技術在工業水處理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包括凈水處理和污廢水處理兩個方面。凈水處理主要是飲用水和淡化水的制備,污廢水處理主要包括各種化工行業廢水處理、含油廢水處理及生活污水
處理和回用等[3- 5]。(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
具體內容請下載附件:大理石加工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