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利用是一種綜合考慮雨水徑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統、雨水截污與滲透系統、生態小區雨水利用系統等,將雨水用作噴灑路面、灌溉綠地、蓄水沖廁等城市雜用水的技術手段。由于全球范圍的水資源緊缺和暴雨洪水災害頻繁,世界五大洲約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城市開展了不同規模的雨洪利用研究:
(1)直接利用
根據雨水匯集區的不同,可將雨水直接利用系統分成屋頂雨水利用、路面雨水利用和綠地雨水利用等方式。
1、屋面雨水
屋面雨水利用是指將建筑物(構筑物)的屋頂(天臺)作為集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屋面雨水水質受大氣質量、屋面材料、降雨量、降雨間隔等因素的影響。屋面雨水的污染程度與屋面材料有直接關系,瀝青油氈是一種主要污染源。因此,在屋面雨水利用規劃設計中必須考慮屋面材料的影響,通過采用鋁塑板等新型屋面防水材料,可有效地減少雨水中雜質。
2、路面雨水
路面雨水利用是指將道路、廣場作為集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路面雨水水質受交通量、路面衛生、路面材料、降雨量和降雨間隔等因素的影響。道路和屋頂的污染程度不同,雨水徑流水質也有所差異,通常路面雨水水質比屋面雨水要差。由于機動車道的交通量較大,路面污染較重,機動車道的雨水水質相對較差。因此,在路面雨水規劃設計中應優先考慮收集自行車道、人行道和小區道路的雨水。
3、綠地雨水
綠地雨水利用是指將綠地作為集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綠地對于雨水徑流中的污染物有一定的截流和凈化作用,收集到的雨水徑流水質相對較好。同時,由于綠地的滲透和截流作用會導致綠地雨水徑流量明顯減小,也許不能保證收集到足夠的雨水量。在綠地雨水規劃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綠地的滲透和截流作用,科學合理地確定雨水利用規模。
(2)間接利用
間接雨水利用可分為屋頂花園、下凹綠地、透水路面和滲透管溝(井)等方式。
1、下凹綠地
下凹綠地是指低于周圍地面適當深度,能夠接受周邊地面雨水徑流的綠地。綠地表層土壤中根系發達、相對疏松,其降雨入滲能力較無草皮的裸地大,具有便于雨水引入、透水性好和投資少的特點,而且植物根系還能對雨水徑流中的懸浮物、雜質等起到一定的過濾、凈化作用。通過將普通綠地設計或改造成下凹綠地,適當降低綠地高程,合理處理路面高程、綠地高程和雨水口的關系,不僅可以減少綠化用水,而且增加了雨水滲透量、強化了地下水補給。
2、滲透管溝(井)
滲透管溝(井)是指在雨水排放系統中,將傳統雨水管改為滲透管(穿孔管)或設置滲水井。匯集的雨水通過滲透管溝(井)進入四周的碎石層,再進一步向四周土壤滲透,多余雨水溢透進入市政排水管道。滲透管溝和滲水井可單獨使用,也可同時使用。滲透管溝(井)滲透量大、占地面積小、投資較少,但是對水質有要求,不能含有過多的懸浮物,通常需進行預處理。滲透管溝(井)適用于一些地下水位不高、雨水水質較好的地區。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3、屋頂花園
屋頂花園是指各種建筑物、構筑物的屋頂(天臺)上進行綠化、種植花草的統稱,一般由防護層、排水層、過濾層、種植層和植被組成。種植層和植被的選擇是屋頂花園的關鍵,種植層土壤必須有一定滲透性并能滿足植被生長的需要,植被必須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并與種植層土壤性質相匹配。通過植被截留和種植層吸納雨水,屋頂花園雨水徑流量較綠化前大幅降低,僅在遇到暴雨時形成雨水徑流。屋頂花園是美化城市、減少面源污染和削減城市雨水徑流的重要途徑之一翻。
4、透水路面
透水路面是指以透水混凝土、透水瀝青、透水磚、草皮磚等透水性建材替代普通混凝土、瀝青、釉面磚等傳統建材鋪裝硬化路面、廣場、停車場等。透水路面能很快將雨水滲透至路基下,甚至到達地下含水層,不會產生路面積水。這種路面可廣泛應用于人行道、小區道路、公園、廣場和停車場等輕型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