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中, 利用沉沙池對含沙水流進行泥沙處理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措施, 且應用十分廣泛。水流進入沉沙池后, 過水斷面增大, 水深加大, 水流流速減小, 水流挾沙能力降低, 從而將泥沙沉降在沉沙池內。
為提高泥沙的沉降效率, 就應使沉沙池內的水流流場分布有利于泥沙的沉降。目前主要是在沉沙池飲水渠與工作段之間設置過渡段對水流進行調節, 使沉沙池內水流流場分布均勻。理論上講, 過渡段越長, 進入工作段的水流流場分布越均勻, 但在沉沙池長度一定的條件下, 增加過渡段的長度將會相應減小工作段的長度, 縮短了泥沙在池內停留時間,這樣反而達不到提高泥沙沉降率的目的。
傳統沉沙池中, 經過渡段調節后進入工作段的水流紊動仍比較劇烈, 流場分布不均勻, 為改善入池水流條件, 對傳統沉沙池進行了改進, 在沉沙池首部加設調流板來對入池水流進行調節, 調流板對水流調節平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從設計原理上分析, 調流板的作用是消能和對水流流場進行調節。經過渡段調節后進入工作段的水流紊動仍比較劇烈, 具有較大的動能, 調流板將對這種具有較大動能和紊動強度的水流產生攔截作用, 減緩其運動趨勢, 迫使其動能和紊動強度都有所降低, 并對水流流場進行調節, 使調節后的流場分布更利于泥沙的沉降。在沉沙池工作段首部設置調流板后, 來流主流將直接頂沖在調流板上, 調流板將迫使其主流向兩側橫向擴散, 甚至向底部擴散, 使水流得到較充分擴散。當主流頂沖調流板時, 主流流速符合明渠水流底部流速小、上部流速大的特點, 為使調流板能對來流的這種流速分布進行調節, 經過水力學分析, 認識到可在調流板上布設不同孔徑的孔洞作為出水口, 來調節水流沿橫向和垂向的分布, 使調節后的水流流場分布更利于泥沙的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