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概述惠陽城區污水處理廠工程概況及工藝特點,重點介紹CAST工藝的調試及試運行情況。并結合實際。談談調試過程中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BOT形式CAST工藝;調試;試運行
惠陽城區污水處理廠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中心淡水鎮古屋,主要處理惠陽區城區的生活污水,由惠州市同方水務有限公司以BOT(建設一運營一移交)形式運作,設計處理規模為60000m3/d,分兩期建設,總投資為8000萬元。其中一期規模為30000m3/d。該廠采用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藝。
l CAST工藝簡介
惠陽城區污水處理廠于2005年10月正式開始建設,一期工程于2006年12月建成,2007年2月完成設備安裝與調試。2007年2月5日,污水廠正式進入工藝調試及試運行階段。2007年5月,污水廠進入正常運營階段。2007年7月底,污水廠通過了惠州市環保局的驗收。污水廠具體進出水水質指標見表l。
![]() |
1.1 CAST工藝特點
CAST工藝是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rated Sludge Technology)的簡稱,它是在SBR工藝的基礎上,增加了生物選擇池及污泥回流設施,并對時序做了一些調整,從而大大提高了SBR工藝的可靠性及效率。CAST工藝主體構筑物由SBR反應池組成,反應池被分為三個反應區:生物選擇池、厭氧區、好氧區,各區容積比為1:5:30。生物選擇池的設置與回流污泥保證了活性污泥不斷地在選擇池中經歷一個高負荷階段,有利于系統中絮凝性細菌的生長。有效抑制絲狀菌的生長與繁殖r】]。沿生化反應池長度方向分為兩部分,前部(生物選擇池與厭氧區)為預反應區,后部為主反應區。在預反應區內,主反應區中的部分活性污泥回流到生物選擇池中,與污水迅速混合,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通過酶的快速轉移機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機物,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基質快速積累過程,對進水水質、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質起到較好的緩沖作用,而且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脹;隨后在主反應區內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過程.完成對污水中有機物質的降解。CAST工藝能夠比較充分發揮活性污泥的降解功能,而且依次經歷厭氧、好氧階段,脫氮除磷的效果非常好。在CAST系統中,至少應設兩個池子,使系統能實現連續進水[2]。CAST工藝沉淀階段不進水,污泥沉降過程中無進水水力干擾,即在靜止環境中進行,泥水分離效果好。
1.2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惠陽城區污水廠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圖1):
![]() |
從市政管道收集來的生活污水自流人提升泵房,先由粗格柵截留較粗的垃圾和漂浮物后,提升泵將污水抽提至配水井;又經細格柵濾去較小的懸浮垃圾物質,并在旋流沉砂池的作用下,去除水中比重較大的砂粒等無機顆粒,流入CAST反應池,與回流的活性污泥在生物選擇池混合,從CAST池預反應區,到主反應區,經歷曝氣、沉淀階段后,從潷水器至消毒渠,經紫外線消毒后排放到淡澳河。
圖1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1.3 CAST池主要工藝參數
CAST生物處理池平均設計流量1250m3/h,分2組,每組2座池,單座池尺寸44×22×6.8m,生物選擇池尺寸9x 3.75×5.6m;厭氧池(包含生物選擇池)尺寸22×8.95 x 5.8m,好氧池尺寸33×22×5.8m;設計平均污泥濃度4000mg/L;泥齡為20d;設計污泥負荷0.087kg BOD。/(kgMLSS·d);設計日循環4個周期,每周期運行6h,單周期時間分配為:進水1.5h、曝氣3.Oh、靜沉1.Oh、撇水及閑置1.Oh;生化池最高水深5.8m,最低水深3.7m,排水比0.36;微孔曝氣頭單座2110個;單座池設潷水器1臺,潷水能力2000m3/h;單座池設攪拌機6臺,生物選擇池1臺,厭氧區3臺,好氧區2臺,其中好氧區2臺攪拌機功率均為11kw,其余4臺3.5kw。單座池設回流污泥泵1臺,單臺流量378m3/h,揚程18m;設剩余污泥泵1臺,單臺流量80m3/h,揚程8.7m。
2工藝調試
污水處理廠的工藝調試是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的重要階段,是檢驗污水處理廠前期設計、施工、安裝等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在設備安裝完工后,惠陽城區污水處理廠按單機調試、聯動試車和污泥培養及試運行三個步驟進行工藝調試。
2.1調試前準備
調試進行之前,污水廠的建設、安裝工作以及污水管網都已完成,滿足調試的硬件設施條件。同時,污水廠的生產技術人員也全部到位,組建了由土建、設備、安裝以及設計與建設等方面的人員共同組成的調試運行小組,擬定了完善的調試及試運行計劃。污水廠化驗室成立,污水管道、構筑物以及機器內外的雜物的清理等準備工作全部完成。
2.2單機調試
2007年1月,惠陽污水廠在完成了所有機器設備的安裝工作后,開始進行設備的調試工作,請設備廠家到現場,給廠內員工培訓設備的操作使用方法。單臺設備全部確認正常,由廠內的運行操作人員,對各個機器設備逐一手動調試,檢查其正反轉、振動大小、噪音大小以及其它運行狀態;并安排自控工程師在PLC站與中控室主機對設備進行模擬單機試車,檢查各電氣設備的動作是否符合要求。通過單機調試,既檢驗了各設備的運轉情況,操作人員也熟練了對設備的操作方法,為以后的運行做好了準備。在確定了各設備機組運轉情況正常后,污水廠開始進行聯動試車。
2.3聯動試車
聯動試車包括局部聯動試車與系統聯動試車。安排運行操作人員對各個處理單元采取人工手動操作,如鼓風機曝氣系統、旋流沉砂系統、污泥脫水系統,生化池系統等。確認運行正常,由自控工程師對各個處理單元系統進行模擬聯動試車,檢查在自動控制情況下的各個處理單元的運行情況。2007年2月5日,污水廠全線通水,在滿負荷的情況下,對整個處理流程逐一進行手動運行,確認一切正常,再從各PLC站以及中控室主機發出操作指令,自動模擬運行。聯動試車正常,污水廠全面進入污泥培養和試運行階段。
聯動試車進一步考核了設備的機械性能和設備安裝的質量,各構筑物的結構尺寸、閉水情況、熟悉了各部位功能,并檢查了設備、電氣、儀表、自控系統在聯動條件下的工作狀況以及能否滿足工藝運行的要求。污水廠根據聯運試車的結果,調整和改善了一些不符合實際的原設計要求,保證了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
2.4污泥培養及試運行
污水廠根據當時進廠污水水量只能滿足一組CAST生化池運行的實際情況,選擇兩組生化池中的一組(兩個池),進行污泥培養。在生化池滿水負荷條件下,開一臺鼓風機同時給兩個池曝氣,生化池內的六臺攪拌機、一臺污泥回流泵全部啟動;為加快污泥的培養,投入從附近生活污水處理廠運來的脫水污泥10m3,平均分配給兩個生化池;兩池連續曝氣24h。此后按調試運行周期進行換水操作。根據當時水量水質特點以及設備的負荷情況,調試運行周期為:進水2h,曝氣3h,但曝氣在進水1h后開始,沉淀lh,潷水及閑置1h,兩個生化池輪流進行。換水操作時,逐漸地加大潷水器排出上清液的量。調試運行的操作為:進水時,開啟該生化池內的所有攪拌機,攪動生化池內的混合液,保證泥水混合均勻。并啟動污泥同流泵回流污泥到預反應區,使回流污泥與進水快速混勻;進水lh后,將該池的空氣管道閥打開,給好氧區曝氣充氧,同時停止好氧區內攪拌機;進水到預定的生化池液位時停止提升泵并關閉該生化池進水閥門。曝氣3h后,進入沉淀階段,停止生化池內的一切設備,將曝氣系統引入另一個生化池;沉淀1h后,開啟潷水器排出上清液,并進入閑置階段;潷水及閑置1h,則開始下一個循環周期。兩個生化池輪流運作,保證了鼓風機的連續運行。
一臺鼓風機給一個生化池供氧,曝氣量大小調節為保證生化池好氧區污水的溶解氧濃度在1 mg/L_3 mg/L之間,并且好氧區溶解氧變化為:開始曝氣時的0mg/l。迅速上升至lmg/L,然后逐漸增加到沉淀前在3mg/l。左右;而厭氧區溶解氧濃度保持在0.5mg/L以下。為給細菌生長補充營養物質,保證污水中C:N:P一100:5:1。在調試過程中,多次在進水中加入糞便作為培養液,總計15t;另外為增加碳源比例,給生化池多次投入面粉,共投加面粉0.5t。培養期間通過鏡檢密切觀察CAST池中微生物相的變化;同時進行進、出水水質及反映活性污泥性能指標的測定,包括:COD、BOD。、TN、TP、NH。一N、SS、SV。。、MLSS、SVI等。隨著培菌時間的推移,生化池中SV。。逐漸地升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日益清澈。
從4月初開始,生化池中活性污泥的SV。。接近20%,污泥絮體結構密實,污泥中固著型纖毛蟲與輪蟲大量出現,污泥的絮凝沉淀性能良好,污泥培養成熟,培菌工作基本結束,進入試運行階段。試運行階段,污水廠先沿用調試期間的運行周期,但出水TP時有不達標現象。通過不斷的運行調整發現:將調試運行周期的進水時間由原來的2h縮短為lh,曝氣、沉淀與潷水時間不變的情況下,能保證了出水TP的穩定達標。即加大生化池進水的流量,變相地延長了生化池內污水厭氧反應的停留時間,聚磷菌在充分的厭氧條件下合成能量,保證了其后續好氧階段的超強吸磷能力,滿足出水TP達標的要求。
污泥培養及試運行在滿負荷進水條件下運行,優化了運行參數,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確定了最佳的運行條件。同時,對工程整體質量作了進一步的全面考核,為今后長期穩定運行奠定了基礎。
3 運行狀況
惠陽污水廠的活性污泥培養工作于2007年2月開始,到2007年3月下旬,出水除了總磷、總氮稍有超標外,其它幾項均已達到排放標準。生化池中的污泥SV。。從2月15日的1%提高至4月10日的20%。
2007年4月下旬,CAST工藝經過上述各階段的調試運行,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從污水廠每天檢測的水質結果來看,出水水質都達到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GBl8918—2002)一級B排放標準(如表2)。并且通過了惠陽區環保局的監測,受到省、市、區三級政府部門的好評。從5月份殲始,污水廠進入正常運營階段。
![]() |
4 結語
惠陽城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各構筑物、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出水水質全面穩定達標,調試運行結果證明了該工程是成功的,該工藝處理效果非常好。而在整個調試運行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作為經驗總結:
4.1調試前,對所有設施、管道及水下設備進行檢查,徹底清理所有雜物和垃圾,以避免通水后管道、設備堵塞和維修水下設備影響調試的順利進行。特別是生化池體滲漏和潛水攪拌機的維修等問題,必須在調試前解決。
4.2培菌初期,曝氣池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嚴重時會堆積兩三米高,污染走道和現場儀器儀表,這一問題是培菌初期的必然現象,給生化池投入適量污泥和控制好溶解氧量可以解決此問題。
4.3為減少對鼓風機風量大小控制的繁瑣人工操作,應該給鼓風機安裝變頻器,讓生化池在線監測DO儀測定值的變化來自動調整鼓風機的風量大小,以此來準確把握調試過程中生化池的溶解氧含量。
4.4在調試運行過程中,遇到下雨時,雨水與污水混合,進水濃度不高。可以根據實際進水水質情況,適當調整運行周期,減少曝氣時間和曝氣量大小。在降低了生產成本的條件下,同樣可以實現污水的達標排放。來源:谷騰水網 作者: 張信武,劉惠成,王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