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項目名稱:火電廠脫硫廢水和含煤廢水
業主方:上海漕涇電廠
項目地址:上海市
建設時間:2015/2017年
項目規模:500噸/天
工程數據
主體工藝:電子絮凝工藝/脫硫廢水一體化工藝
處理前:SS=5000~20000mg/L
處理后:SS≤10mg/L
排放標準:一級a,回用
工程詳述
優勢特色:
采用電子絮凝工藝代替原有的三聯箱加藥方式,無需加藥,運行成本約0.30元/噸,不產生二次污染,沉淀池出水SS<10ppm
脫硫廢水原來采用三聯箱處理工藝,后改造為脫硫廢水一體化設備,解決了原有的污堵問題,沉淀池出水SS<10ppm
詳情說明:
電廠含煤廢水的主要來源:輸煤系統沖洗水、噴淋水等,特點: 懸浮物濃度高(可達到5000mg/l);粒徑分布廣,密度小,電荷相斥;濁度大;色度深;不適合混入其他處理系統進行綜合處理。采用電子絮凝工藝對煤水進行處理。煤水在煤水調節池初步沉淀后進入電子絮凝系統進行處理,出水水質滿足回用要求。
目前脫硫廢水的處理工藝以傳統的三聯箱工藝和電子絮凝工藝為主,其中三聯箱工藝占主導地位,由于三聯箱工藝運行的穩定性差,因此輔以無機凈水機,改造為一體化脫硫設備后運行穩定性大大提高,同時也降低了污泥處理成本,污泥進入石膏處理系統,不再是危廢或一般固廢
工程服務
建設工期:7個月
質保期:BOT工程
案例可考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