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3.08.19
公開(公告)日2014.04.02
IPC分類號C10L5/46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烘干造紙污泥制備燃料的裝置,包括上料機、混料裝置、螺旋輸送機、回轉烘干機、旋風收塵器、提升機、送料管道、回料管道、儲料倉,所述回轉烘干機的一端分別連通鍋爐除塵器和沼氣源,上料機、混料裝置、螺旋輸送機、回轉烘干機順序聯接,提升機、送料管道、儲料倉順序聯接,回料管道聯通儲料倉和混料裝置,旋風收塵器聯通回轉烘干機。該裝置可實現良好的造紙污泥烘干效果,節約了燃煤,更好的保護了礦產資源和環境,實現了更好的經濟與社會效質一般波動較大,所以本技術存在控制難度大、效果偏差大等缺陷,處理后的廢水將造成二次污染。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烘干造紙污泥制備燃料的裝置,包括上料機、混料裝置、螺旋輸送機、回轉烘干機、旋風收塵器、提升機、送料管道、回料管道、儲料倉,所述回轉烘干機的一端分別連通鍋爐除塵器和沼氣源,上料機、混料裝置、螺旋輸送機、回轉烘干機順序聯接,提升機、送料管道、儲料倉順序聯接,回料管道聯通儲料倉和混料裝置,旋風收塵器聯通回轉烘干機。
說明書
一種烘干造紙污泥制備燃料的裝置
技術領域
本是一種綜合利用鍋爐尾氣、厭氧沼氣熱能進行造紙污泥烘干制備燃料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造紙產生的的經過壓濾回收形成的團塊造紙污泥經過烘干后可作為鍋爐的燃料使用,其含水率在80%或50%左右,無法分散造粒,結成大團塊,導致焚燒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烘干效率高的烘干造紙污泥制備燃料的裝置。
其技術解決方案如下:一種烘干造紙污泥制備燃料的裝置,包括上料機、混料裝置、螺旋輸送機、回轉烘干機、旋風收塵器、提升機、送料管道、回料管道、儲料倉,所述回轉烘干機的一端分別連通鍋爐除塵器和沼氣源,上料機、混料裝置、螺旋輸送機、回轉烘干機順序聯接,提升機、送料管道、儲料倉順序聯接,回料管道聯通儲料倉和混料裝置,旋風收塵器聯通回轉烘干機。
本實用新型可有如下工作過程:鍋爐尾氣經過除塵后,通過引風機送入回轉烘干機,污泥厭氧處理后,產生大量的沼氣,通過管道進入回轉烘干機,沼氣經過噴嘴燃燒,兩種途徑的熱風成為造紙污泥烘干的熱源,并采用逆流烘干方式進行燃燒。壓濾后大團塊造紙污泥濕料經過上料機進入混料裝置,同時將儲料倉中的一部分干料由回料管道引入混料裝置混合,造紙污泥由大團塊變為小顆粒狀,然后由螺旋輸送機輸送進入回轉烘干機進行烘干。在此之前已經烘干的料70%由提升機進入儲料倉,30%左右經過回料管道,重新進入回轉烘干機進行烘干,在進入回轉烘干機內與濕料進行重新粘結成顆粒狀,改變了傳統壓濾后含水率在80%或50%左右的污泥,無法分散造粒,結成大團塊,污泥焚燒下降的現狀。實現松散狀造粒生產,整體干燥干度由20%達到70%以上,與燃煤摻加作為燃料燃燒,燃燒效果明顯增強。
干燥過程產生的粉塵經過收塵器收集,最終在引風機作用下經過煙囪排放。收塵器中產生的粉塵經過收集后,經提升機進入料倉。最終的顆粒狀造紙廢料由鍋爐上煤皮帶機輸送,作為鍋爐輔助燃料與原煤一起摻加燃燒。
干燥后的造紙污泥30%左右重新進入回轉烘干機進行烘干,與其中的濕料結合,實現造粒烘干,改變了大塊狀烘干效果差的特點,增強了污泥干燥效果。造紙污泥生物降解產生的沼氣,經過燃燒后產生廢氣用于造紙廢料烘干,充分利用造紙污泥處理產生的沼氣資源;剞D式烘干機采用逆流干燥方式實現更好的干燥效果。
該裝置可實現良好的造紙污泥烘干效果,節約了燃煤,更好的保護了礦產資源和環境,實現了更好的經濟與社會效質一般波動較大,所以本技術存在控制難度大、效果偏差大等缺陷,處理后的廢水將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