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躍公園規劃總用地面積141040平方米,其中景觀湖面14768平方米,河道面積16250平方米,綠地78427平方米,廣場道路面積31595平方米。規劃改造中充分做到因地制宜,利用低洼地勢設池、高處設坡、平地種植密林。(1)休閑活動區(興旺)位于公園西部,規劃景觀包括:快樂童年、希望之星的童真歲月、楓丹白露園、親水平臺、濱湖廣場等。體現休閑活動的參與性、空間的舒適性與趣味性,充分考慮市民中老、中、青、少等多種人群的需求,為游客提供一種輕松、愉快的休閑空間。(2)民俗文化區(和諧)位于公園中部核心區,規劃景觀包括:和平廣場、朝鮮族風情園等。挖掘湯原的歷史文化內涵,展示城市獨特的魅力元素,強調濱水地區這個城市特定區域的個性化,使當地居民產生文化認同感,同時也使外地游客領略到當地傳統文化所特有的風采,使人到此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營造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同時具有一定的科普教育意義。(3)生態體驗區(休閑)位于生態公園東部,規劃景觀包括:生態濕地區、水生植物區、野營區、蒲香榭影、林溪漫道等,充分的展示自然、生態景觀的樂趣,給游人真實、深刻的體驗。在規劃中把人對自然的影響降到最低,盡量創造仿自然的生態景觀,融入自然生態,營造安靜、愜意的空間環境。(4)濱江生態綠化帶位于生態公園西部,在濱江規劃40m—100m寬的連續的公共綠化帶,規劃景觀包括:浪漫櫻花、油菜花海、白樺樹陣、青松傲雪園、春花灌木園、秋葉碩果園、整形植物園、科普實驗園等。在植物造景上應采用連續的構圖方式,種植采用疏密相間的形式,使空間有開有合,豐富植物的平面及立面構圖。充分考慮綠帶的外部環境,因地制宜,分區布局,形成以綠為主調的濱水長廊。大量運用鄉土樹種,特別是帶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植被,強調整體植物景觀,豐富綠化層次,增加綠量,構建物種多樣性、相對穩定的植物廊道。(5)濱江觀景區位于濱江岸邊,規劃景觀包括:西津晚渡、安瀾聽濤、濱江生態濕地區等。在駁岸設計中,比較了緩坡入水駁岸、階梯狀駁岸和垂直駁岸的特點,在設計中選用緩坡入水駁岸為主。在河流的水工結構中使用天然的石材,如江中的卵石和石塊等。不僅給在那里棲息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也給這些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資源。通過對毛石駁岸弧線處理,勾勒出曲折柔美的江岸線,與水景相輔相成,展示自然、生態的濱江景觀,營造寧靜、祥和的休閑空間和如詩如畫的優美意境,鼓舞文明社會對回歸自然的憧憬。
會員可見完整內容
馬上解鎖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