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范圍
2~20萬m3/d的市政污水處理廠;特別適用于低碳源高總氮的低濃度市政污水。
主要技術指標和參數
一、基本原理
GZ2007高效節能型氧化溝技術是在傳統氧化溝工藝基礎上,結合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和反硝化除磷技術,并配備高效節能的水處理設備,所形成的新型氧化溝工藝技術。
該技術可根據污水水質的不同,組合成不同比例的厭氧釋磷區-反硝化吸磷區-缺氧(厭氧)區-好氧區-缺氧區-好氧區。碳通過好氧微生物的同化和異化作用去除,氮通過好氧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兼氧反硝化菌的反硝化作用去除,磷通過聚磷菌厭氧釋放、好氧超量吸收去除。
二、工藝流程
![]() |
工藝流程示意圖
三、主要技術指標及應用條件
厭氧釋磷區水力停留時間分別為0.3~0.5h,反硝化吸磷區水力停留時間為0.5h,后缺氧區水力停留時間0.5~0.8h,好氧段水力停留時間為10~20h,曝氣量根據負荷確定,曝氣機后溶解氧濃度為2~3mg/L,污泥回流比為80~120%,溫度為12~25℃,污泥濃度為3~5g/L,污泥齡為13~18d、工藝適用的BOD負荷為0.04~0.10kgBOD5/kgMLVSS.d,工藝適用的NH4-N負荷為0.01~0.02 kgNH4-N/kgMLVSS.d,工藝適用的C/N比為4~6/1。單位電耗: 0.22~0.25kWh/m3污水。
四、關鍵技術
1、污水生物脫氮技術——同步硝化反硝化技術;
2、生物除磷技術——反硝化除磷技術;
3、節能技術——高效節能氧化溝工藝成套設備;
4、運行控制技術——氧化溝流場仿真系統和工藝過程控制技術及污水處理專家診斷系統。
實際應用案例
新會區東郊污水處理廠位于廣東江門市新會區會城鎮,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為6萬噸/日,采用預處理加表曝型氧化溝的污水二級處理工藝;紫外線消毒工藝進行消毒;采用機械濃縮脫水工藝處理污泥。污水處理工藝采用GZ2007高效節能型氧化溝工藝技術,主體設備采用新開發的高效表面曝氣設備及推流設備,以氧化溝流場仿真系統為設計及生化運營指導工具,采用氧化溝生物除磷脫氮專家系統為控制方法,優化運營,節能降耗,出水水質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來源:谷騰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