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我國目前水資源污染現狀、主要危害及微污染水源水水質特點,結合我國國情及常規處理工藝的特點,探討了強化混凝、強化沉淀和強化過濾、強化消毒去除水中有機物的凈化機理。
關鍵詞:微污染水源水,強化混凝,強化過濾,消毒強化
1 我國水資源污染現狀與主要危害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的(2005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指出: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七大水系總體水質與上年基本持平。國家環境監測網(簡稱國控網)關于七大水系的4t1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中,Ⅳ類~V類和劣V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32%和27%。其中,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水質較差,海河污染嚴重,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石油類。28個國控重點湖(庫)中,Ⅳ類水質的湖(庫)3個,占1l%;V類水質的湖(庫)5個,占18%;劣V類水質湖(庫)12個,占43%。太湖、滇池和巢湖水質均為劣V類,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和總磷。89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中,Ⅱ類水質斷面占1%,Ⅲ類占16%,Ⅳ類占28%,V類占17%,劣V類占38%。有監測部門報告,全國532條河流中有82%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流經全國42個大中城市的44條河流中有93%被污染,其中嚴重污染的占79%,全國有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水庫、湖泊由于富營養化導致藻類滋生嚴重。
傳統的凈水工藝已不能有效地處理微污染的水源水。同時依我國目前的經濟實力,無法在較短時間內控制水源,改變水源水質低劣的現狀,因而人們不得不采用新的處理方法來保證飲用水的安全和人們的健康。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水處理研究人員開發出了許多凈化工藝,有的已在實際中得到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來源:山西建筑)
查看詳情點擊下載:微污染水源水傳統處理工藝的強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