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收集系統是廢水處理系統的重要環節,在整個廢水處理工程投資中所占比重較大,較大的工業園中的廢水收集系統與廢水處理廠的投資大致相當,甚至更高。在工業園建設初期,廢水收集管網是設計重點之一。
廢水收集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重力自流,廢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入廢水匯合點;二是壓力流,即通過加壓管道輸送。采用何種收集方式,需根據工業園地形、地貌、地質、投資、工業園區規模等情況綜合考慮。
重力自流通常采用混凝土管道,壓力流采用鋼管或高強PVC管。一般而言,壓力流的投資是重力自流的兩倍左右。另外,重力自流不需要加壓,無動力消耗。從投資和運營維護上看,重力自流是工業園廢水收集的首選方式。
然而,在地質狀況較差的地區,重力自流存在施工困難、施工費用較高等弊病。由于重力自流需要一定坡度,因此占地面積超過300畝的工業園,管道需要埋地近3米,管溝開挖費用高,管基處理復雜等,給管道敷設帶來很大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可選擇壓力流作為廢水的收集方式。處于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新洲環保工業園水質凈化廠(首期5萬噸/天)、惠州博羅縣綠生源水質凈化廠(一、二期6萬噸/天)、中山市民眾鎮中拓凱藍污水處理廠(首期2萬噸/天,規劃6萬噸/天),均采用壓力輸送方式收集廢水。
另外,收集管網宜隨工業園分區建設,分設總管,每根管道較經濟的收集水量為3~5萬噸/天,可擴展延伸,施工管理方便,減少一次性資金投入。
印染工業園廢水處理廠的選址
廢水處理廠的選址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地形、地質、風向等條件及納污水域的污染物容量等情況。一般而言,廢水處理廠應遠離工業園區,并且處于工業園區常年下風向較為妥當,以避免廢水處理廠散發的氣味影響工業園區大氣環境。無論園區各企業采用重力自流還是壓力流的方式排水,廢水處理廠均應建在地勢較低地區,以減少管網基建費用。
考慮到納污水城的環境容量,環保部門通常會指定排污點。為了便于廢水排放,廢水處理廠選址應盡量靠近指定排污點。廣州新洲環保工業園水質凈化廠、惠州博羅縣綠生源水質凈化廠就選址在距離排污點最近的區域.由于納污水體的污染物消解能力有限,有的工業園即便在納污水域沿岸,但環保部門指定的排污點有的距離工業園區也會很遠,甚至達約十公里,這樣排水系統往往需要采取壓力排放,因而排水系統投資建設和運營費用較高。對于這種情況,需作技術經濟比較,可考慮增加廢水回用量,減少廢水排放,降低排水管道費用。另外,還可將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使其遠低于排放標準,達到環境容量允許就近排放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