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引言
陜西煤化工程項目鍋爐及工藝系統補給水化學處理脫鹽水工程為總承包工程.包括熱交換器、整套離子交換設備、加藥裝置、原水箱、脫鹽水箱、酸堿儲槽、計量箱等設備及其附件、自控、儀表、電氣、保溫等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直至產出合格除鹽水。為保證脫鹽水處理系統工程的質量,實施了工藝設計、施工安裝、工藝組態控制、系統整體調試等全過程技術監督。脫鹽水處理原水有兩類:1)經過濾除濁預處理后濁度小于3.0 F.T.U的水庫地表水;2)經工藝車間一級換熱后的工藝冷凝液(溫度為76℃左右)。這兩類水進入脫鹽水站界區后相互進行熱交換,經離子交換和加氨處理,水質合格后送人除氧器給水系統。
1 脫鹽水處理工程概況
1.1 系統工藝流程
原水(t=20 ℃,P=0.5 MPa)一原水箱一原水泵一換熱器一臥式雙介質過濾器一雙室陽離子交換器一除碳器一中間水箱一中間水泵一雙室陰離子交換器(DN2200,3x95 mTh)一混合離子交換器一除鹽水箱一除鹽水泵一至主廠房除鹽水管。
凝結水(t=76℃,P=0.5 MPa)一前置陽床一混合離子交換器一除鹽水箱一除鹽水泵一至主廠房除鹽水管。
一級除鹽系統為單元制,兩套運行一套備用;二級除鹽系統為母管制。整套系統正常制水能力為180m3/h.最大出力為260m3/h。
1.2 出水質量及技術指標
(1)陰離子交換器出水水質:電導率(25℃)≤10 μs/cm,SiO2≤100 μg/L;(2)混床出水水質:電導率(25℃)≤0.2/μs/cm,SiO2≤20μg/ L;(3)除鹽水箱水質:電導率(25 cc)≤0.2 μs/cm,總硬:0 μmol/L,SiO2≤20μg/L,Fe≤30μg/L,Cu2+≤5μg/ L;(4)除鹽水水質:電導率(25℃)≤0.2 p~s/cm,總硬:0 μmol/L,SiO2≤20 μg/L,Fe≤ 30 μg/L,Cu ≤5 L,pH:8.8~9.2:壓力:1.2 MPa
2 全過程技術監督技術標準及依據
脫鹽水處理工程的全過程技術監督工作由項目方委托第三方實施,建立由項目方、工程承包方、技術監督方共同認同的統一技術標準體系。技術標準由技術監督方提供,技術標準及依據:《火力發電廠水處理設計規范>>DL/T一5068—1996、《電廠用水處理設備質量驗收標準》DL 543—1994、《火電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標準>2OO1年版:水處理及制氫裝置篇、管道篇、《水處理設備性能試驗》:總則篇GBfF13922.1—1992、《水處理設備性能試驗》:離子交換設備篇GB/T13922.2—1992、《水處理設備性能試驗》:過濾設備篇GB/T13922.3—1992、《橡膠襯里化T設備》HGJ 32~1990、《鋼制壓力容器)GB150、《襯塑(PP、PE、PVC)鋼管和管件》HG20538~1992、《水處理設備制造技術條件)JB293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第4部分:電廠化學篇及《電廠水處理用離子交換樹脂質量驗收標準》DL/T5l9~2004 。
3 全過程技術監督工作重點
脫鹽水處理工程全過程監督丁作主要包括:工藝設計的可行 咨詢、主設備的技術評標、設備的技術監造、工程質量的監督、工程進度的監督、設計變更的技術確認、設備安裝的質量檢驗、分步試運的技術確認、整體調試實施措施的審核、整套設備總體技術驗收等,具體工作分為前期設計、施工和整體驗收3個階段。
3.1 前期設計
對水處理水源地水質情況進行反復測試。對原水中的Fe2+、Fe,圾膠體SiO 含量重點測試,協助業主對化學水處理技術方案和主要工藝流程進行論證;確定了水處理預處理采用砂濾工藝;一級除鹽采用單元系列雙室固定床逆流再生除鹽工藝;二級除鹽采用混合離子除鹽的運行工藝。工藝冷凝液采用前置氫預處理加混合離子除鹽工藝。前置氫再生系統采用逆流再生工藝。
在工藝系統初步設計期間參與招標文件的技術審查工作,進行技術方案和主要制水工藝設備的審查工作。參與“技術審查會”初設圖紙的會審工作,把握設計意圖,提出有關水質、運行、安全可靠性方面技術建議。
(1)根據特殊地區的氣候自然條件,提出酸堿儲存應采用室內儲存的方式、堿儲存系統采用拌熱保溫的方法及陰床再生加入堿加熱以保證再生質量等問題;
(2)對“脫鹽水工程”中陰床、陽床]一藝參數、層高進行計算修正,確定適合該工藝流程的陽、陰雙室床的關鍵技術參數;
(3)協助甲方與承包方確定“技術協議”的工作范圍和供貨范圍,對水處理設備的技術規范、主輔設備的防腐工藝、水處理填料(石英砂、樹脂、酸堿質量)進行技術確認和質量標準的技術確認。
(4)確定控制回路、連鎖、整定值及PLC畫面組態工藝等。
3.2 施工
按照施工進度的要求。在_T程實施期間全過程進行技術監督。分為3個階段執行即:主、輔設備監造;施工安裝質量監控;分步驗收。及時與甲方就設備、施工、安裝過程的技術問題進行溝通。定期進行匯總小結。
3.2.1 主、輔設備監造
對水處理制水設備包括臥式過濾器、陽床、陰床、堿儲存罐、酸堿計量器、除碳器、中間水箱、前置氫、混床、樹脂擦洗罐等進行檢查,重點檢查防腐襯里質量,在設備制造過程中建立質量監督體系,確保設備在出廠前經過較為詳細的質量檢驗,防止主要制水設備在制造階段出現質量問題。
保證“水處理工程”的施_T質量.要求工程總包方按照技術監督方制定的《全過程技術大綱》,提交施工組織設計(包括:施工技術方案、作業指導書、施工安全措施)。督促施工方做好施工前的技術準備工作,對保證設備安裝、施工質量起到積極的技術保障作用。
在主輔設備、程控設備主體安裝收尾階段,對進場的水處理主材料、設備內部裝置、填料、樹脂及整套裝置進行技術確認,尤其是對主材料樹脂進行填裝前的最終技術確認。包括對墊層石英砂的化學穩定性和7種牌號的離子交換樹脂進行調試前的質量檢驗。
3.2.2 分步驗收
(1)按照《技術監督大綱》要求,對水處理的主材料進行技術確認;
(2) 按照“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中“水處理及制氫裝置”篇的要求。對主、輔設備進行逐一檢查。編制主要制水設備的“設備性能驗收標準及驗收報告” 同時。對除鹽水系統、設備再生系統分別進行了系統嚴密性試驗、系統沖洗、系統模擬試驗,為后續設備調試作了充分準備;
(3) 對脫鹽水的操作程序表反復進行技術研討。最終確定了“機械過濾器運行、再生步序表”、“一級除鹽系統運行、再生步序表”、“混床運行、再生步序表”、“前置陽床步序表”;
(4)審查工程承包單位提出的設備調試和總體調試技術方案,對工藝部分和控制部分的調試過程進行監督并協助甲方確定控制回路、連鎖、整定值及HLC畫面組態:
(5)制訂“脫鹽水系統試車計劃進度表”;
(6)協助甲方編寫和審查“水處理運行操作規程”:
(7)進行設備的性能驗收工作,根據相關標準并根據工程質量的要求,按照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質量進行驗收和評定。
3.3 整體驗收
3_3.1 調試
技術監督方對工程的“試運行調試大綱”進行最終的技術審查,全程參與水處理設備調試過程的質量跟蹤和監督檢查工作并提出建議,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1)石英砂預處理的調整;(2)強弱樹脂及白球填裝過程的技術要點;(3)除碳器內填料填裝后的處理;(4)噴射器運行前的“預噴射試驗”;(5)調試前對脫鹽水廠房內地溝防腐驗收;(6)調試前對所有酸堿儲存罐、計量箱進行全面的技術性普查;(7)調試前對所有離子交換設備內的襯膠層進行全面的技術性普查:(8)轉動機械運行前本體及潤滑系統的檢查;(9)對設備再生用酸、堿的技術指標進行確認;(10)“脫鹽水站”的調試工作分步分系列調試,具備鍋爐系統沖洗供水技術條件。
3.3.2 驗收
水處理脫鹽水相關制水主、輔設備投人正常運行,水處理主、輔設備的性能試驗、系統嚴密性試驗、系統模擬試驗、分步試運、整體運行已結束。進人水處理設備驗收階段工作,在此階段應進行的工作重點是:(1)建立主、輔設備驗收臺帳;(2)進人水處理設備驗收階段工作的重點是水處理工藝流程相關技術資料的驗收.包括整套“技術圖紙”、設備的“土建圖紙”、“設備圖紙”及“設備分冊圖紙”、“程控技術文件”等;(3)主、輔設備的“備品備件”驗收;(4)對部分設備存在的技術問題,建立設備、程控系統“驗收備忘錄”,以便限期整改和有效地解決。
4 全過程技術監督的方法及措施
4.1 監督方法
為使全過程監督工作順利進行,監督方應會同甲方運用各種監督手段嚴格控制工程質量點,做好事先和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盡可能將質量問題控制在初始階段,并做到以下幾點:(1) 檢查施工技術資料與施工有關的試驗記錄、質量自檢及驗評記錄,對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2) 隨機不定期抽查并復驗施工單位自檢項目;(3)對重要工序和施工項目的關鍵部分進行全過程跟蹤檢查;(4) 技術監督人員檢查施工單位的施工情況,發現施工質量問題,會同甲方、監理方專業人員及時解決;(5)施工過程檢查工程進度,將實際進度和計劃進度進行分析比較,查找差異,分析研究影響工程進度的有關問題,針對性地提出協調意見和建議,促進計劃進度的實現;(6)監督控制施工按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規范進行:(7)定期審核工程完成情況,嚴格審核設計變更及技術審定單。
4_2 監督措施
為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使鍋爐補給水化學處理工程達到設計預定目的,監督工作應采取下列措施。
4.2.1 設備方面
離子交換設備到達現場后.監督人員和監理、業主、施工單位共同進行設備開箱檢查和驗證工作,掌握設備第一手資料。
4.2.2 水箱和中和水池
水箱和中和水池均屬于非標設備,為了保證質量.應采取如下技術監督措施:(1)掌握箱底板在焊接前后的變形程度,協助監理在焊接前在箱底板確立基準點。測量箱底板變形狀況:(2)檢查水箱和中和水池防腐層。監理、監督和有關質檢部門應嚴格控制從噴砂除銹到涂刷防腐樹脂或其他防腐工藝的關鍵工序;(3)對水箱進行灌水試驗。查清漏點,為后續保溫層的施工提供技術保證等。
4.2.3 管道質量
各種材質的直管、管件、緊固件、墊片及各種型號的閥門到場后。監督方對產品外表進行技術檢查。例如襯塑、襯膠管道,在安裝前必須逐一做電火花試驗;ABS管道和聚氯乙烯管道,連接采用特殊粘合劑粘結,進行特殊的技術處理等。
5 全過程技術監督的作用
陜西煤化工項目鍋爐及工藝系統補給水化學處理脫鹽水工程歷經工藝審查、工藝設計、設備監造、施工安裝、分步及整體調試,在甲方、承包方、技術監督方及工程監理方的共同努力和多方配合下,最終成為建設單位最先具備設備整體驗收條件并滿足工藝系統各項技術指標的工程項目。
(1)“全過程技術監督”的模式為整體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體系。
(2)工藝審查、工藝設計是整個系統的關鍵階段.技術監督及早進入初步設計和設計審查階段,為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及設備選型的科學性提供了技術支持。
(3)建立由項目方、工程承包方、技術監督方共同認同的統一技術標準體系,為整個技術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技術質量保障。
(4) 設備監造階段的技術監督為整個工程施工、安裝質量提供了較為關鍵的技術保障,對于水處理設備.涉及到設備的制造質量、防腐質量及質量檢驗等,均有一系列的質量保證體系,某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整個設備的質量。
(5)系統分步驗收和整體驗收貫穿于制水系統調試全過程.驗收與調試同步進行可有效地提高驗收階段的進度。
(6)全過程技術監督的方法與措施,為整個工程的有序進行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手段。采用技術監督與施工監理相結合的方法,技術手段和技術程序互補.有效地保證了工程的進度和質量,為今后水處理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來源:谷騰水網 作者: 李海燕,徐鑫利,陳邦臣,趙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