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中藥廠的廢水主要為洗藥廢水、制藥廢水、地面和設備沖洗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共150m3/d)。
原水水質及排放標準
其水質見表1。根據當地環保部門的規定,廢水經處理后應達到GB 8978—1996的一級標準。
表1 原水水質及排放標準
![]() |
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見圖1。
![]() |
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匯流后先經粗格柵去除大的懸浮物和廢紙屑等雜物,再經細格柵去除細小的懸浮物和藥材后流入厭氧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并去除大部分COD和色度),厭氧調節池的出水經斜管沉淀池去除絕大部分懸浮物后被泵入MBR反應器,廢水中的有機物和色度被微生物分解,并通過超濾膜實現了泥水分離。MBR池的剩余污泥回流至厭氧調節池,厭氧調節池和斜管沉淀池的剩余污泥用污泥泵打入污泥池(定期外運)。為防止膜污染,在膜生物反應器啟動時采用了膜通量分階段由小到大的運行方式;系統正常運行后采用低壓、恒流、間歇吸水、空曝氣的操作方式來減緩膜污染。
① 粗、細格柵均采用人工格柵。粗格柵的柵條間距為20mm,細格柵的間隙為5 mm,規格均為600 mm×800 mm,傾角均為60°。
② 厭氧調節池
尺寸為7.5 m×4 m×3 m,有效容積為85 m3,水力停留時間為13.6 h。池內設置隔板以便于泥水混合,池上面用蓋板覆蓋并留有通氣孔洞,池底設集泥斗。
③ 斜管沉淀池
平面尺寸為2 m×4 m,池深為3 m,污泥斗內設穿孔排泥管,池內設聚丙烯塑料斜管(內切圓直徑為50 mm,斜長為1 000 mm,傾角為60°,壁厚0.4mm。
④ MBR反應池
內設40片中空纖維超濾膜(膜孔徑為0.2μm,膜面積為12.5 m2/片)。自吸泵采用間歇抽吸運行:抽吸13 min停2 min。鋼筋混凝土MBR池的規格為7.5 m×4 m×2.5 m(有效水深為2.2 m),污泥濃度為1×104mg/L,HRT=10.5 h,SRT=40d,氣水比=30∶1。
⑤ 污泥池
1座(磚混結構),規格為2 m×2 m×1 m,有效容積為3.5 m3,每半月人工清理一次污泥。
運行效果及經濟分析
表2 各工段出水水質
![]() |
該工程的占地面積為80 m2,總投資為38.48萬元,運行費用為1.55元/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