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陰縣第一污水處理廠于2020年建設,山東平陰縣第一污水處理廠采用較為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其設計規模為4萬立方米/日,先期日處理規模達到4萬立方米/日,項目投資近1569.83萬元,建設地點:平陰縣第一污水處理廠現有廠區內。 建設單位:平陰水務發展有限公司。 項目概況:建設性質:技改。 1、現有工程建設情況 平陰縣第一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為 4.0 萬 m3/d,可分為 2 組運行,目前進水量約為3.0 萬 m3/d。主體工藝采用“粗格柵+提升泵站+細格柵+旋流沉砂池+A2O 生化池+二沉池+二次提升泵站+絮凝沉淀池+V 型濾池+次氯酸鈉消毒”工藝。污水處理后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 A 排放標準。 建設內容和規模:本項目位于現有廠區內,在現有工程的基礎上進行技改。 廠區改造部分: (1)旋流沉砂池:新增旋流沉砂池 1 座。 (2)生化池:新增混合液回流系統;更換生化池攪拌機;更換生化池內部分損壞的曝氣器;新增碳源儲存及投加系統;新增池內隔墻,新增走道板;池底清淤。 (3)絮凝沉淀池:將其中 1 座絮凝沉淀池改造為磁絮凝工藝;更換損壞的刮泥機更換;更換沉淀池內的斜管。 (4)污泥均質池:新增一道隔墻,將均質池分為二部分,一部分仍作為均質池使用,另一部分改造為磁絮凝沉淀池回流污泥泵及剩余污泥泵的設備間。 (5) V 型濾池:更換板結嚴重的濾料。 (6)污泥調蓄池:更換污泥泵及配套止回閥。 (7)污泥濃縮池:新增 1 臺潛水污泥泵。 (8)脫水機房:新增 1 臺帶式濃縮脫水一體機,與原脫水機共用。 (9)鼓風機房:將部分羅茨風機更換為節能、噪音低的空氣懸浮風機。 (10)加氯加藥間:在絮凝沉淀池周邊新增 2 臺 30m3PAC 液體儲罐及投加系統。將原有鹽酸及氯酸鈉間的儲罐更換為 2 臺 15m3次氯酸鈉儲罐,增加圍堰,并新增計量泵。 廠區維修部分: (1)細格柵:對不銹鋼耙齒的細格柵(1 臺)進行檢修,將塑料耙齒的細格柵(2 臺)更換為不銹鋼 304 材質耙齒。 (2)生化池對生化池內部分損壞曝氣器進行維修,對部分曝氣支管進行維修。 (3)二沉池:對 2 座二沉池的周邊傳動吸泥機進行維修。 (4)絮凝沉淀池:對沉淀池內的鏈式刮泥機進行維修。 (5)污泥回流泵站配電室:對現狀污泥回流泵站配電室的房頂進行維修更換。 (6)其它:對現狀細格柵及旋流沉砂池的鋼制樓梯、欄桿;生化池上部分欄桿;絮凝沉淀池上部分欄桿進行維修更換。 項目投資:投資總額1569.83 萬元,其中環保投資 1569.83 萬元。平陰縣第一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將極大地改善了周圍水體環境,對治理水污染,保護當地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